茯苓皮汤

茯苓皮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具有利湿分消之功效。主治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
主治
出处
功用
名称
主治
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利,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
功用
利湿分消。
方义
方中用甘淡利水的茯苓皮、猪苓、薏仁利湿清热;微寒甘淡的白通草、淡竹叶利尿清心;佐以微辛微凉的大腹皮分消行气,利水化湿。全方共奏淡渗利湿,辛凉清热,使湿热分消而去。
歌诀
大腹白通生薏仁,二苓竹叶此相逢。尿难身热呕头胀,湿浊分消此为雄。
用法用量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先服安宫牛黄丸,继用茯苓皮汤。
组成
茯苓皮五钱,生薏仁五钱,猪苓三钱,大腹皮三钱,白通草三钱,淡竹叶二钱。
重要文献摘要
《温病条辨》:“茯苓皮汤,由茯苓皮、生苡仁、猪苓、大腹良、白通草、淡竹叶组成。功能清热利水渗湿。用于三焦湿热,发热,头身胀痛,呕逆,渴不多饮,小便不利,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