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肾癌翻花

肾癌翻花,中医病名。是指以阴茎龟头出现丘疹、结节状坚硬物等,溃后如翻花状,有特异恶臭和脓性分泌物为主要表现,发生于阴茎的癌病类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青壮年亦有发病。相当于西医阴茎癌。

主要病因

湿热下注、肝肾精亏、积毒

其它名称

肾岩

发病部位

阴茎龟头

就诊科室

男科、肿瘤科

常见症状

阴茎龟头出现丘疹、结节状坚硬物等,溃后如翻花状,有特异恶臭和脓性分泌物

相关中医疾病

阴茎癌

检查

实验室检查
根据活体组织学检查,可明确癌肿的组织学类型。根据活体组织学检查,可明确癌肿的组织学类型。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原则,可配合中医辨证论治或其他方法。
药物治疗
肾癌翻花病辩证要点本病从虚实来辩证。湿毒实证表现为阴茎部溃疡,肿胀疼痛,翻花如石榴状,有血样渗出物,味臭难闻;阴虚证表现为阴茎部溃烂,仅流黑暗血水,难腐难脱;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气血虚表现为阴茎癌晚期,烂通尿道,甚则阴茎溃烂脱落。肾癌翻花病治疗原则本病以手术治疗为原则,可配合中医辨证论治或其他方法。肾癌翻花病证治分类1. 肝郁痰凝证候:阴茎、冠状沟附近有丘疹、结节、疣状肿物,逐渐肿大,溃后渗流滋水或血水,或有痛痒;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滑。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散肿溃坚汤加减。常用药:柴胡、白芍、法夏、陈皮、瓜蒌根、昆布、海藻、归尾、三棱、龙胆草、黄芩。2.肝经湿毒证候:阴茎部溃疡,肿胀疼痛,翻花如石榴状,有血样渗出物,味臭难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利湿热,泻火解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胆草、山栀、黄芩、柴胡、木通、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甘草。2. 阴虚火旺证候:阴茎部溃烂,仅流黑暗血水,难腐难脱;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舌红而无苔,脉沉细弦。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去皮)、丹皮、知母、黄柏。3. 气血两虚证候:阴茎癌晚期,烂通尿道,甚则阴茎溃烂脱落;伴身体瘦弱,不思饮食;舌淡红,脉沉细无力。治法:补益气血,和胃健脾。方药:当归补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常用药:黄芪、当归。
其他治疗
不适宜或不愿接受手术者,初起外敷千金散、红油膏,1天或隔天1次;溃后外敷皮癌净、藤黄膏,每天或隔天1次;肉芽新鲜,改敷生肌散、生肌玉红膏,2—3天1次。

病因

基本病因

由于肝主筋,阴茎为宗筋所聚之处,为肾之外窍,因此阴茎和肝肾有密切关系。肾岩的发生多因肝肾阴虚,忧思郁虑,相火内灼,水不涵木,肝经血少,经络空虚,虚火痰浊侵袭,导致经络阻塞,积聚阴茎而成。再则包茎或包皮过长,以致秽毒积聚,与本病的发生亦有密切关系。

诊断

诊断原则

1、本病好发于阴茎冠状沟及外尿道口边缘,多发生于40-60岁的男子。

2、开始在阴茎头局部出现硬块或红斑,突起小肿物或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包皮掩盖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后有血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肿瘤可突出包皮口或穿破包皮呈菜花样,表面糜烂,渗出物恶臭,多不妨碍排尿。晚期癌肿可侵及阴茎的全部、耻骨部及阴囊,局部失去正常形态而在耻骨部形成一巨大的癌性溃疡。

3、并可出现消瘦、贫血、无力、食欲不振等恶病质。

诊断依据

1、本病好发于阴茎冠状沟及外尿道口边缘,多发生于40-60岁的男子。

2、开始在阴茎头局部出现硬块或红斑,突起小肿物或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包皮掩盖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后有血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肿瘤可突出包皮口或穿破包皮呈菜花样,表面糜烂,渗出物恶臭,多不妨碍排尿。晚期癌肿可侵及阴茎的全部、耻骨部及阴囊,局部失去正常形态而在耻骨部形成一巨大的癌性溃疡。

3、并可出现消瘦、贫血、无力、食欲不振等恶病质。

鉴别诊断

1、尖锐湿疣 

可见于阴茎头、冠状沟及包皮内板,病变突起呈菜花状、乳头状、颗粒状或结节状,色紫红,大小和数目不定,也可有蒂,表面可糜烂。

2、阴茎结核病变 

亦可发生在阴茎头、阴茎系带处。最初为结核性红色脓疱,脓疱破溃后呈浅在溃疡。其周围较硬,基底为肉芽组织。如溃疡继续发展扩大,可累及阴茎海绵体,严重的可破坏阴茎头,有的可产生尿道瘘。溃疡分泌物涂片检查如能找到结核杆菌可以确诊,必要时可作活体组织检查以资鉴别。

预防

预防措施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经常将包皮上翻洗涤,避免积垢。

2、有包茎、包皮过长者,宜尽早施行包皮环切术。

3、阴茎发生赘瘤、白斑或不明原因的肿物、结节,应及早治疗,以防癌变。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