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中医病名。是指中老年人出现的眼外观无异常,但视物昏朦,且日渐加重,终致失明的眼病。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双眼患病。根据《证治准绳》对视瞻昏渺的论述,本节主要针对西医学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进行讨论。该病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上根据其眼底的病变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其他黄斑部的营养不良、炎症、变性可参考本节进行治疗。

发病部位

瞳神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眼外观无异常,但视物昏朦,且日渐加重,终致失明

相关中医疾病

老年性黄斑变性

英文名称

obscured vision,blurred vision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眼部检查

眼外观无异常,视力下降,不能矫正。

(1)干性者(或称萎缩性、非新生血管性):早期可见后极部视网膜有散在灰黄色、边界欠清的玻璃膜疣,黄斑区色素紊乱,呈现色 素脱失的浅色斑点和色素沉着小点,如椒盐状,中心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后期后极部视网 膜色素紊乱或呈地图状色素上皮萎缩区。

(2)湿性者(或称渗出性、新生血管性):初期可见后极部有灰白色稍隆起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其周围可见视网膜感觉层下或色素上皮下暗红色或暗黑色出血,病变区可隆起。病变范围小者约1个视盘直径,大者波及整个后极部。出血多者可见视网膜前出血,甚至达玻璃体内而成玻璃体积血。晚期黄斑部出血机化,形成盘状瘢痕,中心视力完全丧失。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焚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萎缩性者早期可见后极部视网膜玻璃膜疣样荧光,或色素脱失样荧光形态,或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闭塞而呈低荧光区。渗出性者于动脉期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呈花边状、辐射状或绒球状的形态,后期呈现一片荧光素渗漏区, 出血区则显遮蔽荧光。病变晚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一片机化瘢痕。

(2)吲咮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

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染料充盈迟缓或不规则,脉络膜动 脉迂曲和硬化;它能够显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能发现的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且可清晰地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位置和范围,可进一步用于指导激光治疗。

(3)OCT检查

在ARMD检查中,干性者可以看到玻璃膜疣,以及萎缩的视网膜色素 上皮和神经上皮;湿性者可以清晰地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出血、渗出及瘢痕的形态。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发病急骤,视力下降严重,一经确诊应积极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抢救视力。

药物治疗
视瞻昏渺辩证要点本病起病较缓,外无赤痛。古人认为主要是由神劳、血少、元虚、精亏等所致,故治疗强调补虚培本。现代,经临床检查所见,内眼病变多种多样,结合全身辨证,则有虚有实,因而不可一味从虚论治。视瞻昏渺治疗原则本病发病急骤,视力下降严重,一经确诊应积极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抢救视力。视瞻昏渺证治分类(一)浊邪上犯症状:自觉视物昏朦,或兼见黑花飞舞,或视瞻有灰色或黑色阴影,视物变形,如视直如曲,视大为小等。眼底可见视网膜、脉络膜有边界模糊之黄白色渗出斑,或仅见黄斑区水肿、渗出,中心凹反光不清等。眼症常缠绵不愈。全身症见头重胸闷,食少口苦,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数;或脘闷多痰,口苦而腻,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治法:利湿清热,祛痰化浊。方药:温胆汤加减。常用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竹茹、枳实、黄连、胆星、车前子、茺蔚子、泽兰。(二)气滞血瘀症状:自觉眼珠隐痛,视力渐降,或眼前中央有带色阴影遮隔,视物变形。检视眼底,可无明显异常,或有视乳头轻度充血,或者仅见黄斑区暗红,有渗出物及色素沉着,小血管弯曲,中心凹反光不清等病变。全身症有情志不舒,头晕胁痛,口苦咽干,脉弦细数。治法:清热疏肝,行气活血。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丹皮、栀子、丹参、郁金、川芎、茺蔚子。(三)肝肾不足症状:眼内干涩,视物昏朦,或视物变形。眼底可无明显异常,或见脉络膜视网膜病灶色素沉着,病变比较陈旧,间或夹杂新的渗出斑,亦或黄斑区轻度水肿,有渗出物及色素沉着。全身症见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脉细。治法:补益肝肾。方药:加减驻景丸加减。常用药:菟丝子、楮实子、五味子、枸杞、熟地、当归、川椒、车前子。(四)心脾两虚症状:眼症同前,全身症见面色无华,头晕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脉弱。治法:养心益脾,补血行血。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当归、白芍、五味子、远志、陈皮、川芎、丹参。
其他治疗

1、滴滴眼液

可选用施图伦滴眼液滴眼,每次1滴,每日2-3次。

2、手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出现玻璃体积血时,可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

病因

基本病因
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虚火上炎,上扰空窍,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或脾气亏虚,气不摄血,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发病

诊断

诊断原则

1、年龄>50岁。

2、视物昏朦或视力逐渐下降。

3、眼底检查萎缩性者可见黄斑部有玻璃膜疣或黄斑区内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区,渗出性者见出血灶或纤维血管膜等。

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见黄斑部有玻璃膜疣样荧光灶,或荧光遮蔽,或色素上皮损害,或脉络膜新生血管等。OCT检查可见到黄斑部的相应改变。

诊断依据

1、年龄> 50岁。

2、视物昏朦或视力逐渐下降。

3、眼底检查萎缩性者可见黄斑部有玻璃膜疣或黄斑区内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区,渗出性者 见出血灶或纤维血管膜等。

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见黄斑部有玻璃膜疣样荧光灶,或荧光遮蔽,或色素上皮损害,或脉络膜新生血管等。OCT检查可见到黄斑部的相应改变。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视瞻有色相鉴别

多发生于青壮年,视力有中度下降,能用凹透镜部分矫正视力,眼底可见黄斑区水肿、渗出,中心凹光反射消失。FFA检查可见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荧光表现,OTC检查可见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或合并色素上皮脱离。

预防

预防措施

1、饮食有节,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忌肥腻厚味、辛辣刺激、煎炸炙馎及生冷之品,戒烟酒。

2、因太阳辐射、可见光均可致黄斑损伤,日光下应戴遮阳帽,雪地、水面应戴滤光镜,以保护眼睛免受光的损害。

3、—眼已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应严格监测其健眼,一旦发现病变应进行系统治疗。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