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中医病名。是指眼外观如常,而自视正直之物若弯曲状或视物扭曲变形的内障眼病。本病好发于成年人,以老年偏多,单眼、双眼或双眼先后发病。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常易罹患。本病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结合的优势治疗,预后较好;不治或治疗不当,则预后差,甚者可遗留永久性视力障碍,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主要病因

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

发病部位

瞳神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眼外观如常,而自视正直之物若弯曲状或视物扭曲变形

相关中医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英文名称

straight thing seen as crooked

检查

实验室检查
眼内检查黄斑部渗出、出血,色素紊乱,瘢痕等。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以辨证论治,内服药物为主,配合针灸等疗法可以提高视力。
药物治疗
视直如曲辩证要点痰湿结聚:视直如曲,视物昏蒙或视大为小,胸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阴虚火旺:视直物为弯曲之状,视物昏花,眼干涩不适,头晕耳鸣,口咽干燥,心烦少寐,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瘀血内滞:视直如曲,视物模糊不清或有暗影遮挡。舌色紫暗,有瘀斑,苔薄,脉细涩;心脾两虚:眼症同前,兼见面色无华,头晕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脉细。视直如曲治疗原则补益肝肾、健脾化湿。视直如曲证治分类(一)阴虚火旺症状:视物不清,变小变形,头昏失眠,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二)脾虚湿泛症状:视物不清,变小变形,兼见食少便溏,舌苔腻,脉濡。治法:健脾化湿。方药:五苓散加减。常用药: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三)肝经郁滞症状:眼底黄斑区水肿渗出,兼见情志不舒,胸胁胀满,舌红,脉弦。治法:疏肝解郁。方药:逍遥散加减。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甘草。(四)心脾两虚症状:眼症同前,兼见面色无华,头晕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脉细。治法:养心健脾。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药:白芍、当归、陈皮、黄芪、桂心、人参、白术、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生姜、大枣。

诊断

诊断原则
1、眼外观如常,视正直之物如弯曲状或视物扭曲变形2、视力下降,视物视大为小,眼前有暗影等。
诊断依据

1、眼外观如常,视正直之物如弯曲状或视物扭曲变形

2、视力下降,视物视大为小,眼前有暗影等。

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上应与云雾移睛、神光自现、视正反斜进行鉴别。

1、视直如曲与云雾移睛

共同点眼外观不红不痛如常人。不同点云雾移睛,自视眼前黑影如浮云,如蝇蛇旌旗飞舞飄浮不定,随眼珠转动而飘浮移动,病变部位在神膏;视直如曲,目视直物呈弯曲或扭曲变形,病变部位在视衣黄斑部。

2、视直如曲与神光自现

共同点眼外观不红不痛如常人。不同点神光自现,自视眼前有电光闪掣,甚至如火焰、霞明,时发时止,倏然而过;视直如曲,自视直物呈弯曲或扭曲变形,眼内视衣黄斑部出血、渗出、瘢痕等。

3、视直如曲与视正反斜

均为视物形态变异之病证,其临床表现不相同,视正反斜全身证候偏重。在眼部的表现视正反斜即眼所注视物体形态结构正常,仅由正位变为歪斜状;视直如曲是注视之物体形态结构有变,“弓弦界尺视之皆如钩”,即视直线有钩,视正直物扭曲,其病变部位在眼内视衣黄斑部,有渗出、出血、瘢痕等改变。

预防

预防措施

1、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合理用眼,爱惜目力。

2、发现眼病,积极查找病因,及时治疗。

3、树立战胜眼病的信心,坚持服药,守方多服,可收疗效。

4、注意休息,少用目力。病变发展期尤其是出血时应卧床,病情稳定时可打太极拳,做轻柔体操等。

5、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6、.忌酒、烟,多食蔬菜及豆类食品。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