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赤眼

天行赤眼,中医病名。是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状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又称天行赤目、天行赤热、天行气运等。多发于夏秋季,常见于成年人,婴幼儿较少见;传染性极强,潜伏期短,多于24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而发,起病急剧,刺激症状重,常呈暴发流行,但预后良好。本病类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属病毒性结膜炎。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1、眼部检查
初起胞睑红肿,白睛红赤,甚至红赤壅肿,睑内粟粒丛生,或有伪膜形成;继之白睛溢血呈点片状或弥漫状,黑睛生星翳。耳前或颌下可扪及肿核。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眼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镜检见单核白细胞增多。
治疗
清热解毒,祛风散邪。
1、滴滴眼液
鱼腥草滴眼液,每日6次,症状严重者可每小时2次;亦可选抗病毒滴眼液,配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
2、洗眼法
选用大青叶、金银花、蒲公英、菊花等清热解毒之品,煎汤洗患眼,每日 2-3次。
流行病学
病因
症状
目痛羞明,碜涩灼热,泪多眵稀;可有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
诊断
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片状,耳前或领下可扪及肿核。
2、正处流行季节,或有接触史,起病急,多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片状,耳前或领下可扪及肿核。
2、正处流行季节,或有接触史,起病急,多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暴风客热的鉴别。
前二者系猝感疫疠毒邪,起病急,传染快,易造成广泛大流行。后者则因风热之邪外袭所致,有一定传染性但不流行。三种病均有眼焮热赤痛、白睛红赤、胞睑浮肿的特点。天行赤眼则白睛同时出现点状、片状出血;天行赤眼暴翳则泪多眵少,发病1周后黑睛出现星翳而影响视力,愈后遗留翳障,且早期耳前肿核压痛。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揉擦眼部。
2、急性期的病人所用手帕、毛巾、脸盆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如一眼患病,另一眼更须防护,以防患眼分泌物及滴眼液流入健眼。
3、禁止包扎患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