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瞳神紧小

瞳神紧小,中医病名。是黄仁受邪,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伴有目赤疼痛、畏光流泪、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眼病。常见于青壮年人,病情迁延易反复,缠绵难愈。本病失治、误治,或因病情迁延,可致黄仁与其后晶珠黏着,瞳神边缘参差不齐,失去正圆,黄仁干枯不荣,则称为瞳神干缺。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前葡萄膜炎。

主要病因

邪热灼伤或外伤

其它名称

瞳人锁紧、瞳神细小、瞳神焦小、瞳缩

发病部位

瞳神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伴有目赤疼痛、畏光流泪、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

相关中医疾病

急性前葡萄膜炎

英文名称

contracted pupil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眼部检查

视力不同程度下降,胞睑红肿或重或轻,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可见粉尘状或小点状、羊脂状物沉着,神水混浊(丁道尔现象阳性)或黄液上冲,或血灌瞳神,黄仁肿胀,纹理不清,瞳神缩小,展缩不灵。或瞳神与晶珠黏着,瞳神失却正圆,或呈梅花状、锯齿状及梨状等。或有灰白膜样物覆盖瞳神,晶珠上可有黄仁色素附着,或出现晶珠混浊等。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类风湿因子检查部分患者呈阳性。

(2)HLA-B27抗原检查有助于发现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3)胸部X线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肺及肠道结 核病。

(4)梅毒血清学测定部分患者呈阳性。

(5)免疫球蛋白检查部分患者IgA、IgG、IgM等均可能增高。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务必尽早在局部应用散瞳药物,防止黄仁与晶珠黏着,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药物治疗
瞳神紧小辩证要点本病初起,以实证及虚实夹杂证为常见。实证多因外感风、湿、热邪或内有肝胆郁热而起,发病比较急重。虚实夹杂证常由肝肾阴亏,火旺于上所致,抑或病久伤阴,邪热未除,转化而来,其病程常较缠绵。临证时,应结合全身症情进行辨证。内治,实证常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等法;虚实夹杂,阴虚火旺之证,则予滋阴降火。至于病到后期,邪气虽退,肝肾亏虚,目暗不明者,又宜滋补肝肾,利窍明目。本病在开始内治的同时,必须重视局部用药,及时扩瞳,以防瞳神干缺。瞳神紧小治疗原则治疗中尽可能防止瞳神与晶珠黏着,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务必尽早在局部应用散瞳药物。瞳神紧小证治分类内治(一)肝经风热症状:起病较急,瞳神紧小,眼珠坠痛,视物模糊,羞明流泪,抱轮红赤,神水混浊,黄仁晦暗,纹理不清。全身症可见头痛发热,口干舌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祛风清热。方药:新制柴连汤加减。常用药:柴胡、黄连、黄芩、赤芍、蔓荆子、山栀子、荆芥、防风、甘草、龙胆草。(二)肝胆火炽症状:瞳神甚小,珠痛拒按,痛连眉棱,抱轮红甚,神水混浊,黑睛之后或见血液沉积,或有黄液上冲。全身症多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治法:清泻肝胆。方药:龙胆泻肝场加减。常用药:龙胆草、生地、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栀子、黄芩、甘草。(三)风湿夹热症状:发病或急或缓,瞳神紧小或偏缺不圆,目赤痛,眉棱骨闷痛,视物昏朦,或黑花自见,神水混浊,黄仁纹理不清。常伴有头重胸闷,肢节酸痛,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等症。治法:祛风除湿清热。方药:抑阳酒连散加减。常用药:独活、羌活、防己、白芷、防风、蔓荆子、黄连、黄芩、栀子、黄柏、寒水石、生地、知母、甘草。(四)肝肾阴虚症状:病势较缓和或病至后期,眼干涩不适,视物昏花,赤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瞳神多见干缺不圆。常兼见头晕失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治法:滋养肝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常用药:枸杞、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外治1、局部使用扩瞳剂,发病之初即用药物,迅速充分扩瞳,既可防止瞳神干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又有助于缓解眼部疼痛。常用药物为百分之一阿托品眼液或眼膏,每日点眼1-3次(每次滴阿托品眼液后,应压迫内眦部3-5分钟),或视病情而定。2、滴用清热解毒眼液如黄芩、鱼腥草、熊胆等眼液。3、局部热敷,常用热水或内服药渣煎水滤液作湿热敷,以退赤止痛。钎刺疗法1、体针:睛明、攒竹、瞳子髎、丝竹空、肝俞、足三里、合谷。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配1-2穴。2、耳针可取耳尖、神门、眼等穴。
其他治疗

1、滴滴眼液

(1)散瞳

是治疗本病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措施。发病之初即应快速、充分散瞳。重症者可滴用1%〜2%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每日2-3次,以防止和拉开瞳孔与晶状体粘连。若不能拉幵粘连,即采用散瞳合剂(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3mL、1%可卡因注射液0.3mL、0.1%肾上腺素注射液0.3ml的混合液)0.1-0.3ml作结膜下注射。但对有严重心血管疾患者忌用。症状轻或对硫酸阿托品过敏者可用2%后马托品滴眼液。恢复期可用1.5%〜1%托品卡胺滴眼液散瞳,每日1-2次。

(2)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如0.5%醋酸可的松滴 眼液或0.1%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6次;病情重者每30分钟1次,好转后每小时1次。

(3)抗生素滴眼液

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等。

2、涂眼药膏

睡前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药膏。
3、药物熨敷

将内服方之药渣用布包,在温度适宜时即可进行眼部药物熨敷,以利退赤止痛。

4、结膜下注射

地塞米松注射液作结膜下注射,每日1次或视病情而定。


病因

基本病因

1、肝经风热或肝胆火邪攻目。

2、外感风湿,郁久化热;或素体阳盛,内蕴热邪,复感风湿,致风湿与热搏结于内,必犯清窍。

3、劳伤肝肾或病久伤阴,虚火上炎。

以上诸种因素皆可导致邪热灼伤黄仁,使黄仁展而不缩,以致瞳神紧小。若火盛水衰,阴精耗涩,瞳神失于濡养则干缺不圆。

此外,可由火疳、花翳白陷、凝脂翳,混睛障、蟹睛症、眼外伤等以及邪毒内侵引起,亦可并发于某些全身性疾病。

诊断

诊断原则

1、畏光流泪,目珠坠痛,视力下降,或见眼前似蚊蝇飞舞。

2、抱轮红赤,黑睛后壁有灰白色点状或尘状沉着物,神水混浊,瞳神紧小,展缩失灵,黄仁纹理不清,甚或黄液上冲,血灌瞳神;或黄仁与晶珠粘连,形成瞳神干缺。

3、可有目珠破损或黑睛疾病史,或有结核、梅毒、风湿等病史。

诊断依据

1、畏光流泪,目珠坠痛,视力下降,或见眼前似蚊蝇飞舞。

2、抱轮红赤,黑睛后壁有灰白色点状或尘状沉着物,神水混浊,瞳神紧小,展缩失灵,黄仁纹理不清,甚或黄液上冲,血灌瞳神;或黄仁与晶珠粘连,形成瞳神干缺。

3、可有目珠破损或黑睛疾病史,或有结核、梅毒、风湿等病史。

鉴别诊断

绿风内障

患眼红赤、畏光流泪、视物模糊与瞳神紧小相似,但以瞳神散大,眼胀欲脱为主,伴恶心呕吐等症,眼压明显增高,黑睛呈毛玻璃状。

预防

预防措施

1、本病早期应及时散瞳,防止瞳神后粘连,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2、注意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节制房事,安心调养。调节情志,保持乐观心态。

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

5、避免辛辣炙馎之品,戒烟酒,饮食宜清淡,以防助湿生热。

6、外出可戴有色眼镜,避免光线刺激。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