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风土疮

风土疮,中医病名。是因水土不服,染受湿热虫邪所致。以皮肤出现丘疹、风团、水疱,乍发乍瘥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丘疹性荨麻疹。

主要病因

水土不服,染受湿热虫邪

其它名称

土风疮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症状

皮肤出现丘疹、风团、水疱,乍发乍瘥

相关中医疾病

丘疹性荨麻疹

英文名称

urticaria papulosa,local wind sore

治疗

治疗原则
祛风止痒,清热化湿为治疗大法。
药物治疗
土风疮病辩证要点本病以内伤、外感来辩证。内伤表现为以皮疹为小丘疹及风团红斑,伴腹胀,便秘;外感表现为以皮疹色红,结痂。土风疮病治疗原则本病应根据病因来辨证论治。内伤宜给予清热消导、疏风止痒;外感宜给予清热解毒、疏风止痒。辅以外治法。土风疮病证治分类1. 风热证候:风团红斑丘疹,顶端有小疱,结痂,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止痒。方药:荆防汤加减。常用药:荆芥、防风、薄荷、地肤子、金银花、蒲公英、丹皮、生地。2.食滞证候:皮疹为小丘疹及风团红斑,偶见糜烂结痂。伴腹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或细涩。治法:清热消导,疏风止痒。方药:防风、芥穗、黄芩、栀子、赤芍、焦三仙、白鲜皮、香槟榔。
其他治疗

1、若有水疱破裂渗出,用马齿苋、生地榆等量,煎水,凉湿敷,每日2-3次;或用三黄洗剂外擦。

2、搔抓糜烂者,可用植物油调祛湿散外涂。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多系胎体遗热或禀赋不耐,蚊虫叮咬、体内虫积,或食腥发动风之品,或内有食滞,复感风邪而发为本病。

诊断

诊断原则

1、常见于夏秋昆虫活跃季节。好发于学龄儿童、幼儿。

2、多发生在四肢伸侧、腹、臀等部位。

3、皮损为黄豆到蚕豆大、水肿性红色风团,中心有丘疱疹或小水疱,下肢可形成大疱。皮疹常成批出现,此起彼伏,一周左右即可消退,留有棱形色素沉着。易反复发作。

4、自觉瘙痒剧烈。

5、继发染毒可引起臖核肿痛。

诊断依据

1、常见于夏秋昆虫活跃季节。好发于学龄儿童、幼儿。

2、多发生在四肢伸侧、腹、臀等部位。

3、皮损为黄豆到蚕豆大、水肿性红色风团,中心有丘疱疹或小水疱,下肢可形成大疱。皮疹常成批出现,此起彼伏,一周左右即可消退,留有棱形色素沉着。易反复发作。

4、自觉瘙痒剧烈。

5、继发染毒可引起臖核肿痛。

鉴别诊断

1、水痘

多见冬春季,发疹时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主要为疱疹和水疱,向心性分布,口腔黏膜可受累。

2、瘾疹

为发无定处的单纯性风团,此起彼伏或或忽起忽消,大小不等,形态不一。

预防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消灭臭虫、虱、蚤、螨等昆虫。

2、卧具保持干燥清洁,床垫床单等物品应常洗、常晒。

3、防止食物过敏,注意调整消化道功能等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