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疔

托盘疔,中医病名。是指发生于手掌心劳宫穴处,肿形如托盘之状,又名掌心毒。其症状为患侧手掌肿胀高突,失去生理凹陷,形如托盘之状,手背肿胀常常更为明显,甚至延及手臂,疼痛剧烈。相当于掌中间隙感染。本病若治疗失误,容易损伤筋骨,继而影响手足功能。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有无死骨。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辅以外治法。未成脓期宜内治法,火毒蕴结证给予清热解毒;成脓期宜切开排脓。
药物治疗
托盘疔辩证要点本病从成脓与未成脓来辩证。未成脓表现为整个手掌肿胀高突,失去掌心凹陷,手背肿势更显,甚或延及手臂,剧痛;成脓则表现为患处肿势增大,红肿显著,疼痛剧烈如鸡啄,患部中软而应指,功能受限。托盘疔治疗原则本病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辅以外治法。未成脓期宜内治法,火毒蕴结证给予清热解毒;成脓期宜切开排脓。托盘疔证治分类1. 初期 火毒蕴结证候:整个手掌肿胀高突,失去掌心凹陷,手背肿势更显,甚或延及手臂,剧痛。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苔薄黄,脉滑数等症状。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归尾、赤芍。常用药: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2. 成脓期 脓毒蕴结证候:约2周左右成脓。因手掌皮肤坚韧,不易向外透出,可能向周围蔓延,损伤筋骨或并发疔疮走黄。治法:清热解毒透脓。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忍冬藤、蒲公英。常用药: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3.溃后证候:脓出肿退痛减,全身症状消失,约7~10天愈合。治法:清解余毒。方药:四妙汤加赤芍、丝瓜络、桑枝。常用药:紫草、升麻、糯米、甘草。
病因
基本病因
多因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火毒炽盛,或由外伤染毒,气血凝滞,郁而化热所致。
诊断
诊断原则
1、有手部外伤史。
2、手掌肿胀高突,伴恶寒、发热、纳差等症状。
3、约2周左右成脓。因手掌皮肤坚韧,虽已成脓,但不易向外穿透,可向周围蔓延,损伤筋骨。
诊断依据
1、有手部外伤史。
2、手掌肿胀高突,伴恶寒、发热、纳差等症状。
3、约2周左右成脓。因手掌皮肤坚韧,虽已成脓,但不易向外穿透,可向周围蔓延,损伤筋骨。
鉴别诊断
类丹毒
发病前多有猪骨、鱼骨刺等刺伤皮肤,或有破损皮肤接触猪肉、鱼虾史。红肿不如疔疮明显,常表现为游走性的红紫色斑片,一般不化脓。
预防
预防措施
1、手部易受外伤,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
2、患肢忌持重物,以三角巾悬吊固定。生于手掌部者,宜手背向上,使脓毒容易排泄。
3、愈后影响手指屈伸功能者,应早期加强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