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外感咳嗽病

外感咳嗽病,中医病名。是肺系疾患的一个主要症状,咳嗽因病因的不同而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肺失于宣肃而成。以咳嗽或咯吐痰液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病因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常见症状

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相关中医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英文名称

exogenous cough

检查

实验室检查

外感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心病、肺癌等。可结合病史、病情、体检作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沉、痰培养、胸部X线透视或摄胸片,以资协助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既以外邪为主因,治法当以祛邪为主;病位既在于肺,便应宣畅肺气,故总的治疗法则是“宣肺祛邪”。但由于肺为脏腑之华盖,位高居于膈上,药力易达病所,故药宜清扬。再就本病的特征,宜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需要注意的是,外感咳嗽,大忌敛肺止咳,或病起即予补涩,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出,咳嗽愈加繁剧,或迁延不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宣肺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药物治疗
外感咳嗽病一、辨证要点1、分清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头胀痛、全身酸楚、恶风寒、发热等症。内伤咳嗽多是宿疾,起病缓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有其他脏腑病症如疲乏无力、胸满胁痛、食少便溏等。2、辨痰的颜色、性质及数量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痰白而稠厚者属湿。痰黄而黏稠者属热。痰中带血多属热伤肺络。外感咳嗽病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既以外邪为主因,治法当以祛邪为主;病位既在于肺,便应宣畅肺气,故总的治疗法则是“宣肺祛邪”。但由于肺为脏腑之华盖,位高居于膈上,药力易达病所,故药宜清扬。再就本病的特征,宜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需要注意的是,外感咳嗽,大忌敛肺止咳,或病起即予补涩,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出,咳嗽愈加繁剧,或迁延不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宣肺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外感咳嗽病三、证治分类1、风寒证证候: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等,舌苔白,脉浮。治法:疏散风寒,宣肺通气方药:杏苏散或金沸草散加减。常用药:紫苏、前胡、杏仁、桔梗、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大枣。2、风热证证候:咳嗽,痰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鼻流黄涕,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常用药:菊花、薄荷、杏仁、甘草、连翘、芦根。3、温燥证证候:咳嗽少痰,或略有黏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咽痛,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发热等症,舌苔薄黄而干,舌尖红,脉细数或无变化。治法:清肺润燥,疏风清热方药:桑杏汤加减。常用药:桑叶、豆豉、栀子、杏仁、贝母、沙参、梨皮。4、凉燥证证候:咳嗽,痰少或无痰,喉痒,咽干唇燥,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疏散风寒,润肺止咳方药:止嗽散加减。常用药:百部、紫菀、桔梗、白前、陈皮、荆芥、甘草。5、火热证证候: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烦渴面赤,胸胁疼痛,便秘,舌红,脉洪数或弦数。治法:清肺泻火方药:凉膈散加减。常用药:薄荷、竹叶、连翘、栀子、黄芩、甘草。

病因

基本病因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咳,但是由于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人体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在临床上也就会出现风寒、风热或燥热等不同咳嗽,临床所见以风寒为多。又因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在外感咳嗽诸证中,不论由于风寒、风热或燥热,多以风为先导,挟寒、热、燥等外邪入侵,伤于肺系而为咳嗽。

诊断

诊断原则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其他兼证。

诊断依据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其他兼证。

鉴别诊断

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头胀痛、全身酸楚、恶风寒、发热等症。内伤咳嗽多是宿疾,起病缓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有其他脏腑病症如疲乏无力、胸满胁痛、食少便溏等。

2、外感咳嗽与哮病及喘证

哮病及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和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喘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3、外感咳嗽与肺痨

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但肺痨由痨虫犯肺引起,以咳嗽、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等为主要症状。

4、外感咳嗽与肺胀

肺胀有久患咳、喘、哮等病证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时,并有胸中烦闷、膨膨胀满、上气咳喘,甚至面目晦暗、唇舌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症,且病情迁延难愈。

预防

预防措施

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御寒抗病能力。若有感冒应及时诊治。若久咳自汗出者,可酌选玉屏风散、生脉饮服用。

对于咳嗽的预防,首应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嗜酒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尤当戒除,避免刺激性气体伤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平素易于感冒者,配合防感冒保健操,面部迎香穴按摩,夜间足三里艾熏。外感咳嗽,如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应适当休息。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