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翳

宿翳,中医病名。是指黑睛疾患痊愈后遗留下的瘢痕翳障,临床特征为翳障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红赤疼痛的眼疾。对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宿翳治疗困难,一般翳薄而早治,可望减轻或消退;若年久翳老,则用药多难奏效。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角膜瘢痕。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实验室检查
眼部检查
黑睛上有翳障,部位不定,形状不一,厚薄不等,或为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其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荧光素染色阴性。位于黑睛周边者,多不影响视力;翳厚位于黑睛中部遮掩瞳神者,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之辨证首应分清翳之新久。新患而浅薄者如坚持用药,可望减轻;日久而陈旧者则病情顽固,药物难以奏效,宜选择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宿翳辩证要点辨证首宜分新久,新患日浅者,耐心调治,可望收效。年深日久者,多不治。黑睛疾病后期,因久病伤阴,或热灼津液,阴津不足,辨证以眼内干涩不适之症及遗留瘢痕翳障为要点。黑睛宿翳日久,气血凝滞,辩证以黑睛宿翳、赤脉伸入翳中之症为要点。宿翳治疗原则治宜内外结合,用药总以补虚泻实,退翳明目为原则。宿翳证治分类(一) 阴虚邪恋症状:翳障边界清楚,翳膜变薄,表面光滑,稍感畏光流泪,舌红苔薄,脉细。治法:退翳明目。方药:滋阴退翳汤加减。常用药:知母、生地、玄参、寸冬、刺蒺藜、菊花、木贼、菟丝子、蝉蜕、青葙子、甘草。(二) 气血瘀滞症状:宿翳日久,或赤脉长入,形如毛刷,或呈分枝状,视物昏蒙,无其他症状,舌红苔薄,脉弦涩。治法:活血行滞、退翳明目。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其他治疗
1、点眼
可用障翳散滴眼液,每日2-3次;或用障翳散粉剂,每次以消毒玻璃棒蘸粉适量点眼,每日3次。
2、手术
若黑睛翳厚且遮挡瞳神,可行光学虹膜切除术或角膜移植术。
病因
基本病因
宿翳系由黑睛疾病或黑睛外伤痊愈后遗留瘢痕翳障所致。黑睛生翳多由外感风热或脏腑热炽所致,火热易伤阴液,且火邪易郁脉络,故瘢痕翳障的形成往往与阴津不足、气血瘀滞有关。
诊断
诊断原则
1、有黑睛疾患史。
2、眼无红赤疼痛。
3、黑睛遗留瘢痕翳障,表面光滑,边缘清楚,2%荧光素钠溶液染色阴性。
诊断依据
1、有黑睛疾患史。
2、眼无红赤疼痛。
3、黑睛遗留瘢痕翳障,表面光滑,边缘清楚,2%荧光素钠溶液染色阴性。
鉴别诊断
混睛障
黑睛呈灰白色混浊,如镜面哈气状,边界不清,且伴有眼部红赤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预防
预防措施
慎饮食,避风寒,防止聚星障等黑睛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