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

血精,中医病名。是指因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等所致,以精液呈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带有血丝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又称精血、行房出血。其临床特点是精液中含有血液,根据精液中含血量的多少,可表现为肉眼血精、含血凝块,或仅显微镜下精液中有红细胞。可伴有尿急、尿频、尿涩痛、会阴不适等症状。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精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1、专科检查
直肠指检急性者可触及肿大的精囊腺,触痛明显,有波动感和压痛;慢性者压痛不明显,周围界限不清,部分患者精囊质地较硬。
2、精液镜检
可见大量红细胞,或并见脓细胞,精子大多数死亡或少精或无精子。
3、其他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B超、CT、尿道镜检查和精囊腺造影(急性期禁行精囊造影)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1、用野菊花、苦参、马齿苋、败酱草、马鞭草各30g,水煎坐浴,每晚1次,用于血精湿热下注者。
2、用金黄散15-30g,加山芋粉或藕粉适量,水200mL调成糊状,微冷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
病因
诊断
1、多见于成年男性,尤其是同时伴有前列腺炎者。部分患者有性交过频或性交持续时间过长、燥热饮食刺激等诱因。
2、主要症状为性交时射出的精液或不因性交而外遗的精液中含有血液,由平时的乳白色变为粉红色、暗红色或夹带有血丝。可伴有下腹部及会阴部不适,或出现性欲减退、早泄等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表现。
1、多见于成年男性,尤其是同时伴有前列腺炎者。部分患者有性交过 频或性交持续时间过长、燥热饮食刺激等诱因。
2、主要症状为性交时射出的精液或不因性交而外遗的精液中含有血液,由平时的乳白色变为粉红色、暗红色或夹带有血丝。可伴有下腹部及会 阴部不适,或出现性欲减退、早泄等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表现。
1、慢性前列腺炎
二者均可见少腹及会阴部不适,或有性欲减退、早泄、遗精等性功能障碍及尿道刺激征。但慢性前列腺炎未并发精囊炎时,肉眼不见精液中混杂血液,或镜下精液中无红细胞。
2、急性膀胱炎
二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少腹疼痛等症状。但急性膀胱炎排尿时尿呈红色或见血块或镜下红细胞,精液中无红、白细胞。
3、精嚢肿瘤
可有血精及尿频、尿急、血尿等尿路症状。直肠指诊可触及精囊部不规则硬结。精囊造影可发现充盈缺损。B超或经会阴或经直肠的精囊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
预防
1、未病时,保持规律的性生活,房事不能过频,避免酒后尤其醉酒后同房;少饮酒,少食辛辣燥热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不洁性交;预防会阴外伤,避免长时间骑车;积极防治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疾病。
2、已病后,急性期禁止精道检查和精囊前列腺按摩,暂停房事;慢性期可适度房事,但每次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久坐及长时间骑车;饮食以清淡为主,禁酒,忌辛辣刺激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