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瘾疹

瘾疹,中医病名。是指一种皮肤出现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是皮肤上出现风团,色红或白,形态各一,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自觉瘙痒。古代文献中称之为“瘾疹”“风疹块”等。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

主要病因

禀赋不足,复感外邪

其它名称

游风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症状

皮肤上出现风团,色红或白,形态各一,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自觉瘙痒

相关中医疾病

荨麻疹

英文名称

urticaria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若伴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高。

治疗

治疗原则

寻找病因并予以去除。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特殊类型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药物治疗
瘾疹治疗原则首先寻找病因并予以切除。对难于发病的病因,大多数情况常用对症治疗。瘾疹证治分类1.风热犯表证证候: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皮损加重;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辨证分析:风热之邪客于肌肤,外不得透达,内不得疏泄,故风团鲜红、灼热,遇热则皮损加重;风盛则剧痒;营卫不和则发热恶寒;风热壅肺即咽喉肿痛;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为风热犯表之象。治法:疏风清热。方药:消风散加减。常用药: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2.风寒束表证证候: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脉浮紧。辨证分析:白色主寒,风性瘙痒,风寒外袭,营卫不和,故风团色白,皮肤瘙痒;寒性阴冷,故皮损得热则减,遇寒加重;阴津未伤,故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脉浮紧为风寒束表之象。治法:疏风散寒。方药: 桂枝汤或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常用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3.血虚风燥证证候: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月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辨证分析:血虚日久则肌肤失养,化燥生风,风气搏于肌肤,故风团、瘙痒反复迁延日久;津血同源,血虚亦致阴血不足,虚火内生,故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虚热内扰阴分则午后或夜间症状加剧;舌红少津、脉沉细为血虚津伤、虚热内生之象。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方药: 当归饮子加减。常用药: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生甘草。
其他治疗

1、中药熏洗

瘙痒明显,无胸闷气憋者适用。风团红,瘙痒明显者,选用马齿苋、白鲜皮等解毒止痒中药熏洗;风团色淡白,皮肤干燥者,选用当归、茯苓、白术等健脾养血中药熏洗,每日1次。

2、中药保留灌肠

对于因饮食不慎而诱发者,采取苦参、黄柏等中药保留灌肠以泻浊解毒,每日1次。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总由禀赋不足,复感外邪所致。

诊断

诊断原则

荨麻疹一般分为急性、慢性和特殊类型。急性荨麻疹整个病程短于6周,多数能治愈,并能找到病因,如感染、药物、食物、接触过敏等;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反复发作,常难以找到病因。

1、急性荨麻疹

皮疹为大小不等的风团,色淡红、鲜红或苍白色,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风团减轻,变为红斑而渐消失,但不断有新的风团出现。病情严重者可有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发生过敏性休克样症状。累及胃肠道黏膜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累及食道,食管水肿致进食困难;累及喉头黏膜可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应注意有无严重感染的可能。大约有90%的急性荨麻疹在2-3周后症状消失,不再复发。

2、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在6周以上。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约50%的患者在5年内病情减轻,约20%的患者病程可长达20年以上。

3、特殊类型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用钝器划或用手搔抓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并有瘙痒,不久即消退。

(2)寒冷性荨麻疹

较常见。可分为家族性(较罕见)和获得性两种。好发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在接触冷物、冷空气、冷风或食冷物后发生红斑、风团,有轻到中等度瘙痒。

(3)胆碱能性荨麻疹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在热水浴,进食辛辣的食物、饮料,或饮酒、情绪紧张、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等刺激后数分钟发生风团。

(4)压迫性荨麻疹

身体受压部位如臀部、上肢、掌跖等处受一定压力后,4-8小时局部发生肿胀性斑块,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多数有痒感,或灼痛、刺痛感等。

(5)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后,在暴露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风团,持续1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自觉瘙痒或针刺感。光感试验阳性。

(6)水源性荨麻疹

接触水的皮肤几分钟内出现风团,自觉瘙痒,1小时左右消退。该型发病与水温无关。

(7)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在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而持续性的风团,瘙痒剧烈。皮损主要侵犯四肢躯干,面颈部不易受累,同时伴有发热、畏寒、关节痛等。患者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或家族史,特别是甲状腺炎提示有意义。

诊断依据

荨麻疹一般分为急性、慢性和特殊类型。急性荨麻疹整个病程短于6周,多数能治愈,并能找到病因,如感染、药物、食物、接触过敏等;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反复发作,常难以找到病因。

1、急性荨麻疹

皮疹为大小不等的风团,色淡红、鲜红或苍白色,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风团减轻,变为红斑而渐消失,但不断有新的风团出现。病情严重者可有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发生过敏性休克样症状。累及胃肠道黏膜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累及食道,食管水肿致进食困难;累及喉头黏膜可出 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应注意有无严重感染的可能。大约有90%的急性荨麻疹在2-3周后症状消失,不再复发。

2、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在6周以上。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约50%的患者在5年内病情减轻,约20%的患者病程可长达20年以上。

3、特殊类型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用钝器划或用手搔抓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并有瘙痒,不久即消退。

(2)寒冷性荨麻疹

较常见。可分为家族性(较罕见)和获得性两种。好发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在接触冷物、冷空气、冷风或食冷物后发生红斑、风团,有轻到中等度瘙痒。

(3)胆碱能性荨麻疹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在热水浴,进食辛辣的食物、饮料,或饮酒、情绪紧张、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等刺激后数分钟发生风团。

(4)压迫性荨麻疹

身体受压部位如臀部、上肢、掌跖等处受一定压力后,4-8小时局部发 生肿胀性斑块,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多数有痒感,或灼痛、刺痛感等。

(5)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后,在暴露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风团,持续1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自觉瘙痒或针刺感。光感试验阳性。

(6)水源性荨麻疹

接触水的皮肤几分钟内出现风团,自觉瘙痒,1小时左右消退。该型发病与水温无关。

(7)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在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而持续性的风团,瘙痒剧烈。皮损主要侵犯四肢躯干,面颈部不易受累,同时伴有发热、畏寒、关节痛等。患者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 或家族史,特别是甲状腺炎提示有意义。

鉴别诊断

1、丘疹性荨麻疹

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围有纺锤形红晕,自觉瘙痒。本病瘙痒剧烈,多数认为与昆虫叮咬有关。儿童多见。

2、阐尾炎

伴有腹痛的荨麻疹需要与外科急腹症如阑尾炎等鉴别。后者右下腹疼痛较著,有压痛,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预防

预防措施

1、禁用或禁食某些对机体致敏的药物或食物,避免接触致敏物品,积极防治某些肠道寄 生虫病。

2、忌食鱼腥虾蟹、辛辣、葱、酒等。

3、注意气温变化,自我调摄寒温,加强体育锻炼。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