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中医病名。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也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等。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虚和血热。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扰冲任,伤及胞宫,血海不宁,均可使月经先期而至。治疗以益气固冲,清热调经为基本原则。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频发。

主要病因

气虚、血热

其它名称

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

就诊科室

妇科

常见症状

经提前来潮,周期不足21天,且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及以上

相关中医疾病

月经频发

英文名称

advanced menstruation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妇科检查

一般无明显盆腔器质性病变。

2、辅助检查

基础体温(BBT)监测呈双相型,但黄体期少于11天,或排卵后体温上 升缓慢,上升幅度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重在益气固冲,清热调经。

药物治疗
1.脾气虚主要证候: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缓。治法:健脾益气,摄血调经。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方药: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2.肾气虚主要证候:月经先期,量少、色淡黯、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尺弱。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代表方:固阴煎。方药: 菟丝子、熟地黄、山茱萸、人参、山药、灸甘草、五味子、远志。3.阳盛血热主要证候:月经提前,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黏稠,身热面赤,口渴欲冷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凉血调经。代表方:清经散。方药: 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黄、青蒿、黄柏、茯苓。4.肝郁血热主要证候:月经提前,量时多时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血块,或少腹胀痛,或胸闷胁满,或乳房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代表方:丹栀逍遥散。方药:丹皮、栀子、柴胡、当归、赤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5.阴虚血热主要证候: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黏稠,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条经。代表方:两地汤。方药: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1]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气虚和血热。气血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扰冲任,伤及胞宫,血海不宁,均可使月经先期而至。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有血热病史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有情志内伤等病史。

2、症状

月经提前来潮,周期不足21天,且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及以上,经期基本正常,可伴有月经过多。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血热病史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有情志内伤等病史。

2、症状

月经提前来潮,周期不足21天,且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及以上,经期基本正常,可伴有月经过多。

鉴别诊断

月经提前十天以上的人应注意与月经间期出血相鉴别

月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2天到16天,出血量较少,或表现为透明粘稠的白带中夹有血丝,出血常持续数小时至2到7天,自行停止,西医称为排卵期出血。月经间期出血量较月经期出血量少,临床表现为出血量一次多一次少的现象,结合BBT的测定,即可确诊。月经先期则每次出血量大致相同。且出血时间不一定在排卵期内,持续时间一般与正常月经基本相同。

预防

预防措施

1、节饮食。不宜过食肥甘厚腻、生冷寒凉、辛烈之品。

2、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

3、适劳逸。经期不适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伤脾气。

4、节房事和节制生育。避免生育(含人工流产过多)、过频,及经期交合,否则易损伤冲任,耗损精血。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