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振胞瘀痛

振胞瘀痛,中医病名。是指因眼部被钝器撞击后,瘀血内停所致;以胞睑肿胀、色青紫、瘀痛难睁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本病西医学称眼睑挫伤。

主要病因

眼部被钝器撞击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胞睑肿胀、色青紫、瘀痛难睁

相关中医疾病

眼睑挫伤

英文名称

contusion of palpebra,eyelid contusion

检查

实验室检查

眼部检查

根据受力大小及着力点部位的不同,可能出现眼睑肿胀,皮下出血,瞳孔散大,前房积血,虹膜根部断离,前房角后退,晶体不全脱位或全脱位,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脉络膜破裂,视神经挫伤,视神经管骨折,眼眶骨折等。但以前房积血和外伤性瞳孔散大最常见。

治疗

治疗原则
内、外治结合。
药物治疗
振胞瘀痛辩证要点中医认为本病系暴力伤络,血溢脉外,临床多分期论治,初期以凉血止血为主,方宗四物汤加减,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中期以活血祛瘀为主,方宗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生地、当归、川芎、车前子、泽泻等;后期以养血和血为主,方宗四物汤加减,药用熟地、当归、川芎、五味子、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等。振胞瘀痛治疗原则内、外治结合。振胞瘀痛证治分类(一) 络伤出血症状:眼睑瘀肿;或球后出血,眼球突出;或白睛瘀血;或血灌瞳神;或眼底出血等。治法: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方药:祛瘀汤加减。常用药:归尾、赤芍、桃仁、泽兰、丹参、川芎、郁金、生地、旱莲草、仙鹤草。(二) 气滞血瘀症状:黑睛混浊,或眼底水肿,或其它部位受伤,视力剧降,眼珠刺痛、胀痛等。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病因

基本病因

1、工厂

皮带、工具、金属板、木板、高压液体或气体。

2、农村

树枝、土块。

3、日常生活

球击、拳击、碰撞。

诊断

诊断原则

1、有眼部被钝器撞击史。

2、上睑或上下睑呈青紫色肿胀,疼痛难睁,或见穹窿部白睛溢血。

3、扪及眼睑肿胀处有捻发音,眶缘有高低不平,多为眼眶壁骨折。

4、伤后24小时出现下睑皮下出血,及鼻侧球结膜下出血,合并口、鼻、耳出血者,多为颅底骨折。

5、疑有眼眶或颅底骨折者,可作X线摄片或CT检查。

诊断依据

1、有眼部被钝器撞击史。

2、上睑或上下睑呈青紫色肿胀,疼痛难睁,或见穹窿部白睛溢血。

3、扪及眼睑肿胀处有捻发音,眶缘有高低不平,多为眼眶壁骨折。

4、伤后24小时出现下睑皮下出血,及鼻侧球结膜下出血,合并口、鼻、耳出血者,多为颅底骨折。

5、疑有眼眶或颅底骨折者,可作X线摄片或CT检查。

鉴别诊断

1、凝脂翳

因风热邪毒入侵所致。黑睛生翳,表面色白或黄,状如凝脂,发病迅速,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细菌性角膜炎。

2、血灌瞳神

是因目内之血不循经,溢于瞳神前后所致。以视力骤降,眼前阴影飘荡,窥不进眼底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前房积血或玻璃体积血。

预防

预防措施

1、注意休息,避免活动过多。

2、血止后积极热敷。

3、加强劳动保护,避免眼外伤。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