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肘痈

肘痈,中医病名。是指痈疽之发于肘部者。临床特点是见肘部高肿,焮热疼痛,肘关节功能障碍。以中年或老年患者为多。相当于西医的体表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指发生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主要病因

心肺经之风热火毒,郁滞凝结

其它名称

病藕节

发病部位

肘部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常见症状

肘部高肿,焮热疼痛,肘关节功能障碍

相关中医疾病

体表浅表脓肿等

英文名称

elbow abscess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辅以外治法。实证给予散风清热利湿,合营托毒;虚证给予扶正托毒。
药物治疗
肘痈辩证要点应根据其症状,审其病程,划分阶段,同时结合部位及其热毒的轻重,气血的盛衰,年龄的大小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按其病程可分为初期、溃脓期、收口期三个阶段。一般分为实证、虚证(指毒盛而兼体虚)两大类,但以实证最为多见。肘痈治疗原则本病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辅以外治法。实证给予散风清热利湿,合营托毒;虚证给予扶正托毒。肘痈证治分类1.初期 湿热风热之毒证证候:在局部硬结的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作痒作痛;继则肿块向周围扩大,疮头也相继增多,此时色红掀热,疼痛更甚,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苔多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洪数。治法:散风清热利湿,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常用药:当归、赤芍、丹参、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陈皮、象贝母、炙山甲、皂角刺、生甘草。2.虚证证候:局部疮形平塌,根盘散漫,疮面紫滞,不易化脓,腐肉难脱,溃出脓水少或带血水,并且疼痛剧烈,壮热,唇燥,口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饮食少思,舌红苔黄,脉细数。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常用药:人参、生黄芪、条芩、甘草、当归、川芎、法半夏、麦冬、白芍、竹叶各一钱,生地、石膏(煅)各二钱,姜、灯心引。3.气血双亏,毒滞难化型证候:局部疮形平塌散漫,疮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腐肉难脱,脓水稀薄,色带灰绿,闷肿胀痛不显,疮口易空壳,发热,大便溏薄,小便频数,口渴不欲饮,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腻,脉数无力。治法:扶正托毒。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常用药:党参、生黄芪、焦白术、当归、白芍、桔梗、皂角刺、茯苓、银花、生甘草等。
其他治疗

1、初期

实证用金黄膏或玉露膏,虚证用冲和膏外敷。

2、溃脓期

上方均掺人八二丹或九黄丹;如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者,改掺入七二丹。若腐肉阻塞,脓液蓄积难出,可作十字形切开手术。

3、收口期

用白玉膏掺生肌散。若疮口有空腔,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者,可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时,则应采取手术扩创。4.若气血两亏,疮形不起,亦可配合神灯照法或桑紫火烘法。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中年或老年

病因

基本病因
多因心肺经之风热火毒,郁滞凝结不去而成。

诊断

诊断原则

1、发于肘部。

2、肘之围绕,高肿,焮热,色红,疼痛。形势小者为疖毒,形势大者为痈。

诊断依据

1、发于肘部。

2、肘之围绕,高肿,焮热,色红,疼痛。形势小者为疖毒,形势大者为痈。

预防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宜清淡,忌食鱼腥、辛辣、炙博之品。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