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粥

茵陈粥,中医药膳名。出自《粥谱》,为利水祛湿类药膳配方。具有清热除湿,利胆退黄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蒸,胆汁外溢所致之目黄身黄,小便不利,尿黄如浓茶,属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者;以及湿疮瘙痒,流黄水者。
功效
名称
来源
做法
茵陈洗净入瓦煲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入粳米,再加水600ml,煮至粥熟,调味成甜均可。
来源
《粥谱》
注意事项
茵陈应取每年3、4月份之蒿枝,药效尤佳,煮粥时只能用粳米,粥宜稀,不宜稠。
相关配伍
方中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味苦微寒,主入脾、胃、肝、胆,功专利湿热、退黄疸,为古今治疗黄疸的要药。对于湿热型黄疸,单用本品,效果良好;因此药性寒微而气清香,并非大苦大寒之品,且以利湿退黄见长,兼理肝胆郁滞,故亦为黄疸属于湿邪偏盛者所常用。正如《本草图解》所说:“发黄有阴阳二种……总之,茵陈蒿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据药理研究,本品有利胆作用,能增进胆汁的分泌;有抑制肝炎病毒和保肝作用;并有解热作用。本品配伍红枣、甘草煎服,对小儿传染性肝炎,亦有较好疗效。黄疸型肝炎患者,多有胃口不开,食欲不佳的症状,本方以粳米煮粥,不但增加营养,开胃和中,而且又能防茵陈苦寒伤胃,酌加白糖,既能矫味,又可保肝,系肝脾两调之法,配伍甚为巧妙。
适宜人群
适用于湿热蕴蒸,胆汁外溢所致之目黄身黄,小便不利,尿黄如浓茶,属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者;以及湿疮瘙痒,流黄水者。
配方
茵陈30-60g,粳米100g,白糖少许。
食用方法
每日两次,7-10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