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足发背

足发背,中医病名。是指发于足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全足背高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足背部蜂窝组织炎。

主要病因

局部外伤感染毒邪,或湿热下注

发病部位

足背部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症状

全足背高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

相关中医疾病

足背部蜂窝组织炎

英文名称

cellulitis of foot dorsum,pyogenic carbuncle of back of foot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药物治疗
一、治疗原则本病多因湿热下注于足背部,气血凝滞,蕴积成毒,化热外发;或因足部外伤,瘀血阻滞,感染毒邪而成。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二、证治分类湿热下注证证候: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伴寒战高热;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药:五神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常用药:荆芥、苏叶、生姜、金银花、当归、芍药、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天花粉、贝母、甘草。 [1]
其他治疗

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脓成切幵排脓,八二丹药线引流,红油膏盖贴;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多因局部外伤感染毒邪,或湿热下注所致。

诊断

诊断原则

临床表现初起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边界不清,影响活动。一般5-7天迅速增大化脓,伴有寒战高热、纳呆、泛恶等全身症状。溃破后脓出稀薄,夹有血水,皮肤湿烂,全身症状多随之减轻。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初起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边界不清,影响活动。一般5-7天迅速增大化脓,伴有寒战高热、纳呆、泛恶等全身症状。溃破后脓出稀薄,夹有血水,皮肤湿烂,全身症状多随之减轻。

鉴别诊断

丹毒 患部皮色鲜红,边缘清楚,一般不化脓腐溃,常有反复发作史。

预防

预防措施

1、患足忌行走。宜抬高患肢,并使患足置于有利于脓液引流的位置。

2、有足部外伤时应及时治疗,勿使毒邪从皮肤破损处乘隙而入。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