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蝎蜇伤

蝎蛰伤,中医病名。是指被蝎子尾部螫伤,毒液注入人体所致。局部疼痛,甚或伴寒热、呕恶、抽搐等全身症状的中毒性疾病。该虫在中国分布较广,以陕西、甘肃、宁夏较多。喜栖于岩隙与墙缝中,雨天常潜出,藏于靴、鞋、衣服内,夜出活动。与西医病名相同。本病若及时治疗和处理,病情较轻者,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严重患者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

主要病因

蝎子尾部螫伤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常见症状

局部疼痛,甚或伴寒热、呕恶、抽搐

相关中医疾病

蝎蜇伤

英文名称

scorpion sting

治疗

治疗原则
若局部红肿疼痛严重者,清热解毒,宜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出现眩晕,浑身麻木,抽搐者,清热解毒、祛风镇痉,宜葛根汤加减;伴有恶心呕者,加用玉枢丹;若神志不清、谵语者,凉血清热、解毒开窍,宜犀角地黄汤加减。

病因

基本病因
人体皮肤被蝎叮咬,接触其毒液,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所致。

诊断

诊断原则

1、发病常在夜间,多为手足暴露部。

2、皮损为被螫伤部位大片红肿,瘀斑或水疱,常引起臖核肿痛和红丝走窜。

3、自觉剧烈疼痛、灼热,严重者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头痛,心悸,抽搐,谵语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诊断依据

1、发病常在夜间,多为手足暴露部。

2、皮损为被螫伤部位大片红肿,瘀斑或水疱,常引起臖核肿痛和红丝走窜。

3、自觉剧烈疼痛、灼热,严重者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头痛,心悸,抽搐,谵语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预防

预防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周围杂草。

2、野外工作时,应掌握蜈蚣的生活习性,应注意防范。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