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悬珠痔

悬珠痣,中医病名。因湿热下注,或长期秽毒刺激,气血瘀滞而成。以肛乳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有排便不畅或下坠感、里急后重感,或见痔核脱出肛外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西医则称为肛乳头纤维瘤。

主要病因

湿热下注,或长期秽毒刺激,气血瘀滞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常见症状

排便不畅或下坠感、里急后重感,或见痔核脱出肛外

相关中医疾病

肛乳头纤维瘤

英文名称

suspending bead pile,fibropapilloma of anus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肛门镜检查示:齿线部可见灰白色肿物,有蒂或无蒂,肿物表面为皮肤组织,不易出血。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以手术为治疗原则。若肛门湿热证,宜清热祛湿;若气血瘀滞证,宜行气祛瘀。
药物治疗
悬珠痔之名出《外科启玄》。[1]  

病因

基本病因
因湿热下注,或长期秽毒刺激,气血瘀滞而成。

诊断

诊断原则

1、肛门潮湿、瘙痒,便时可有肿物脱出,有坠胀不适感。

2、可单发,也可多发,多与脏毒、肛裂并发。

诊断依据

1、肛门潮湿、瘙痒,便时可有肿物脱出,有坠胀不适感。

2、可单发,也可多发,多与脏毒、肛裂并发。

鉴别诊断

悬珠痔与息肉痔

息肉痔位于齿线上方直肠壁上,表面为粘膜,色肉红,呈圆球形,有蒂或无蒂,易出血,便时或可脱出肛外。

预防

预防措施

1、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等。

2、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水清洗肛门。

3、避免便秘或腹泻。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