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是被致病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毒毛而引起的一种皮炎。较常见的致病害虫有蠓、螨、隐翅虫、刺毛虫、跳蚤、虱类、臭虫、飞蛾、蜂等。其临床特点是皮肤上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尖大小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多见于昆虫孳生的夏秋季节,好发于暴露部位。一般无全身不适,严重者可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虫咬皮炎为西医学病名,相当于中医学的恶虫叮咬。

主要病因

被虫类叮咬

其它名称

婴儿苔癣、小儿丘疹性皮炎

发病部位

暴露部位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症状

皮肤上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尖大小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

相关中医疾病

虫咬皮炎

检查

实验室检查
对疑似桑毛虫、松毛虫皮炎患者,可用解剖显微镜直接检查,或以透明胶纸粘贴皮疹后用低倍显微镜检查,找到毒毛则可予以确诊。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后以外治为主,轻者外治可愈,重者内、外合治。治法主要为清热解毒止痒。外治是关键。
其他治疗

1、初起红斑、丘疹、风团等皮损,用1%薄荷三黄洗剂(即三黄洗剂加薄荷脑1g)外搽。

2、生于毛发处者剃毛后外搽50%百部酊杀虫止痒。

3、感染邪毒,水疱破后糜烂红肿者,可用马齿苋煎汤湿敷,再用青黛散油剂涂搽;或外用颠倒散洗剂外搽。

4、松毛虫、桑毛虫皮炎可用橡皮膏粘去毛刺,外涂5%碘酒。

5、蜂螫皮炎应先拔去毒刺,火罐吸出毒汁,消毒后用紫金锭磨水外涂。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小儿、青少年

病因

基本病因

1、人体皮肤被昆虫叮咬,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有毒毛刺,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或禀性不耐,过敏而成本病。

2、禀性不耐,高度敏感者,感染虫毒后正邪交争剧烈,毒邪人于营血,或侵蚀筋脉或累及脏腑,则皮损严重,并有全身中毒反应。

诊断

诊断原则

1、本病多见于昆虫孽生的夏秋季节,好发于暴露部位。尤以小儿及青少年多见。

2、皮损以丘疹、风团或瘀点为多见,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可见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由于搔抓而水疱破裂,引起糜烂,有的可继发感染,或局部朞核肿大。自觉奇痒,灼热红肿或疼痛。一般无全身不适,严重者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

3、因虫类不同,其皮损表现也有差异:

(1)蠓虫皮炎

叮咬后局部出现瘀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2)螨虫皮炎

粟米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块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或因搔抓而有抓痕和血痂。

(3)隐翅虫线状皮炎

皮损多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4)桑毛虫皮炎

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痒。

(5)松毛虫皮炎

皮损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伴有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化脓,但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6)蜂螫皮炎

伤处有烧灼感,或显著的痛痒感。如被群蜂同时螫伤,可发生大面积的肿胀。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晕厥。

诊断依据

1、本病多见于昆虫孽生的夏秋季节,好发于暴露部位。尤以小儿及青少年多见。

2、皮损以丘疹、风团或瘀点为多见,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可见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由于搔抓而水疱破裂,引起糜烂,有的可继发感染,或局部朞核肿大。自觉奇痒,灼热红肿或疼痛。一般无全身不适,严重者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

3、因虫类不同,其皮损表现也有差异:

(1)蠓虫皮炎

叮咬后局部出现瘀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2)螨虫皮炎

粟米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块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或因搔抓而有抓痕和血痂。

(3)隐翅虫线状皮炎

皮损多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4)桑毛虫皮炎

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痒。

(5)松毛虫皮炎

皮损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伴有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化脓,但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6)蜂螫皮炎

伤处有烧灼感,或显著的痛痒感。如被群蜂同时螫伤,可发生大面积的肿胀。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晕厥。

鉴别诊断

瘾疹(荨麻疹)

发病突然,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消退迅速,不留痕迹,以后又成批发生。其中风团时起时消、发无定处是主要鉴别点。

预防

预防措施

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消灭害虫。

2、衣服、被褥应勤洗勤晒,防虫藏身。

3、儿童户外玩耍时要涂防虫叮咬药物。

4、发病期间忌海鲜鱼腥发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