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血灌瞳神

血灌瞳神,中医病名。见于《证治准绳》。血灌瞳神是因目内之血不循经,溢于瞳神前后所致。以视力骤降,眼前阴影飘荡,窥不进眼底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前房积血或玻璃体积血。

主要病因

肝胆热盛、阴虚火炎、外伤、手术等

其它名称

血灌瞳人、目血灌瞳人、血贯瞳神、血灌瞳人外障

发病部位

瞳神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视力骤降,眼前阴影飘荡,窥不进眼底

相关中医疾病

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眼底检查

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

2、眼底微血管检查

不仅可以诊断视网膜病变,而且也可推测出全身微血管病变的程度。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是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染料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或照像的一种检查法。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为眼科血证之一,在按脏腑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亦应考虑血证治则的基本规律,早期凉血止血,后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掌握好“塞流、澄源、固本”的时机,必须止血而不留瘀,活血不动血,或攻或补,随其所宜。

其他治疗

1、若由外伤或内眼手术导致本病发生者,早期可双眼包扎,压迫止血,并可限制目珠转动,以减少出血。

2、若出血较多,瘀血掩过瞳仁,经治疗出血已停止,但瘀血不散并出现珠胀头痛,黑睛泛黄变症发生者,可于黑睛下方内侧边缘行穿刺手术。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所有人

病因

基本病因

1、撞击伤目或手术误伤,目络受损,血注睛中。

2、肝胆火炽,迫血妄行,溢于目络之外。

3、劳损伤阴,虚火灼络,血溢络外。

诊断

诊断原则

1、黑睛与黄仁之间积血,量少者积于仁下部,上界呈水平或凝为血块,或神水混浊呈红色,量多者可完全遮蔽黄仁。

2、目珠胀痛,畏光多泪,视力可有不同程度减退。

3、多数病人有眼外伤史,如异物撞击或内眼手术等。

诊断依据

1、黑睛与黄仁之间积血,量少者积于仁下部,上界呈水平或凝为血块,或神水混浊呈红色,量多者可完全遮蔽黄仁。

2、目珠胀痛,畏光多泪,视力可有不同程度减退。

3、多数病人有眼外伤史,如异物撞击或内眼手术等。

鉴别诊断

与色似胭脂症相鉴别

表现为白睛表层出现点状或片状鲜红色出血,甚至遍布白色,其色或鲜红,或紫暗,目无肿痛,也多不影响视力,约天后逐渐变淡,自行消退,预后良好。本病则积血于黑睛之后,目痛目胀,目力受损,属眼科血症之急重症,应及时诊治,否则易变生他症,甚至失明。

预防

预防措施

1、避免过食辛辣厚味及烟酒之品,以防热从内生。

2、如发生内眼病变或消渴等全身病变,应尽早治疗以免变生他病。

3、节劳役,调情志,以免肝肾亏损或阴血暗耗,虚火上炎。

4、发生血灌瞳神时,宜半卧位静养。

5、注意眼外伤的防护。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