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感冒

感冒,中医病名。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病因为外感六淫、时行病毒,导致卫表不和,肺气失宣而发病。临证应根据病情,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的特殊性。凡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证候者,皆可参照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主要病因

外感六淫、时行病毒

其它名称

伤风、冒风、冒寒

发病部位

卫表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常见症状

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

相关中医疾病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英文名称

common cold

检查

实验室检查

本病通常可作血白细胞计数分类检查,胸部X线检查。部分患者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或降低。有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状者,胸部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

治疗

治疗原则

感冒的治疗原则为解表达邪。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夹杂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所有

病因

基本病因

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主要有风寒、风热、暑湿、燥气、湿邪的不同,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见。若四时六气失常,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

诊断

诊断原则

1、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有发热。由于风邪兼夹署、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诊断依据

1、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有发热。由于风邪兼夹署、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鉴别诊断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他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流行性。

2、感冒与风温

本病与诸多瘟病早期症状相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为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预防

预防措施

1、本病在流行季节须积极防治。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在冬春之际尤当注意防寒保暖,盛夏亦不可贪凉露宿。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常易感冒者,可坚持每天按摩迎香穴,并服用调理防治药。冬春风寒当令季节,可服贯众汤;夏令署湿当令季节,可服藿佩汤;如时邪毒盛,流行广泛,可用贯众、板蓝根、生甘草煎服。此外,在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室内可用食醋熏蒸,做空气消毒,以预防感染。

2、治疗期间应注意护理,发热者需注意适当休息。饮食宜清淡。对时感重症及老年、婴幼儿、体虚者,需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变化,如高热动风、邪陷心包、合并或继发其他疾病等。

3、注意煎药和服药方法。汤剂煮沸后5-10分钟即可,过煮则降低药效。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进热粥、米汤以助药力。得汗、脉静、身凉为病邪外达之象,无汗是邪尚未祛。出汗后尤应避风,以防复感。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