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轮赤豆

风轮赤豆,中医病名。是因黑睛上有颗粒样小疱突起,且有赤脉追随牵绊,色红如赤小豆之状而得名。《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为轮上一颗如赤豆证。简称为风轮赤豆。该病多见于小儿,常反复发作,愈后遗留瘢痕而影响视力。此病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束状角膜炎。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治疗
治疗原则
偏于实者以清肝为主,偏于虚者以调理脾胃为主。
其他治疗
1、点眼药法
10%黄连眼药水点眼,每日3-4次。
2、敷法
眼部湿热敷,每日1-2次。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儿童
病因
基本病因
1、肝经积热,火热上炎,郁于风轮,气血瘀滞,脉络受阻而致
2、积热日久,肝阴受灼,阴虚不足,又夹热邪;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3、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痰湿内生,与肝气混结,上阻目中脉络。
诊断
诊断原则
1、黑睛有颗粒隆起,白睛赤脉追随缠绕,形如赤豆。
2、眼痛,畏光,流泪
3、本病好发于儿童。常合并颈部瘰疬。
诊断依据
1、黑睛有颗粒隆起,白睛赤脉追随缠绕,形如赤豆。
2、眼痛,畏光,流泪
3、本病好发于儿童。常合并颈部瘰疬。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银星独见相鉴别
银星独见抱轮微红,黑睛独见灰白色星,无赤脉围绕,翳不扩大,又不相连;而风轮赤豆黑睛有颗粒隆起,白睛赤脉追随缠绕,形如赤豆。
预防
预防措施
1、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忌辛辣炙娜之品。
3、加强营养,注意饮食调理。
4、避免过度用眼,预防复发。
5、外出戴防护眼镜,以避强光刺激。
6、局部按时点眼液及湿热敷。
7、病及瞳神,可滴扩瞼剂,以防瞳神干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