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牵偏视

风牵偏视,中医病名。又名风牵斜、口眼斜。多因邪中经络,气血不和,筋脉失养,弛张不收所致。以眼与唇口偏向一侧,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且常有流泪过多,眼睑闭合障碍等为临床特征的眼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麻痹性斜视。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眼部检查
眼珠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运动受限。外展肌群麻痹时眼位向鼻侧偏斜,产生同侧性复视;内转肌群麻痹时眼位向颞侧偏斜,产生交叉性复视。一般头向麻痹肌作用方向偏斜,部分可伴有上睑下垂、瞳孔散大、视力下降。
2、角膜映光法
可根据反光点投影在角膜的位置,判断眼球偏斜的度数。
3、同视机检查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即麻痹眼注视时,健眼的偏斜度大。
4、影像学检查
进行眼眶X光片、颅脑CT或MRI检查,以排除眼眶骨折、颅脑出血 及占位性病变。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早期应针药并用,疗效更佳。若经6个月以上治疗而麻痹肌功能仍无恢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若有颅内、眶内病变者,应及早针对病因治疗。
其他治疗
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或病情好转停止、稳定4-6个月,可采用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儿童、成人
病因
基本病因
多因邪中经络,气血不和,筋脉失养,弛张不收所致。
症状
典型症状
猝然发病,视一为二,常伴有视物模糊、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
诊断
诊断原则
1、复视。
2、眼球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动受限。
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诊断依据
1、复视。
2、眼球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动受限。
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通睛相鉴别。
两者相同之处是均有目偏斜。不同之处是通睛一般无复视,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无眼球运动障碍;风牵偏视则多突然发病,有复视,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并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转动受限。
预防
预防措施
1、 遮盖麻痹眼,以消除复视。
2、 本病忌食肥甘厚味,以免渍湿生痰加重病情。
3、 慎起居,避风寒,以避免或减少本病的发生,或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