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缩穴

筋缩,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筋束。属督脉。位于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在腰背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九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主治癫狂痫、抽搐、脊强、四肢不收、筋挛拘急、胃痛、黄疸。向上斜刺0.5-1寸。
主治
主要配伍
位置
出处
别名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胸膜炎、癫痫、癔病、肋间神经痛、腰背痛、神经衰弱、胃痉挛。
2、现代研究,针刺筋缩穴可调整胃收缩功能,使扭转解除。
功能作用
平肝熄风,舒筋缓急。
名词释义
穴与肝俞相通,肝主筋,本穴主治筋脉挛缩之病,故名筋缩。
定位
位于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插”, “小儿惊痫加瘈疭。”
解剖
在腰背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九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
详细主治
1、癫狂痫。
2、抽搐、脊强、四肢不收、筋挛拘急等筋病。
3、胃痛。
4、黄疸。
详细操作
俯伏或俯卧,在背部后正中线上,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炙3-5分钟,或艾条炙5-10分钟。
配伍
1、配水道穴主治脊强。
2、配丰隆穴、鸠尾穴治痫证。
3、配曲骨穴、阴谷穴治惊痫狅走癫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