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星穴

伴星,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决》。别名侠上星。位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上星)再旁开3寸处。皮肤有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枕额肌的额腹受面神经的颞支支配。主治偏头痛、眩晕、癫痫、鼻息肉。平刺0.3-0.5寸。
主治
主要配伍
位置
出处
别名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癫痫、面神经麻痹等。
功能作用
安神活络。
名词释义
伴,相伴,陪伴。本穴因在上星穴两旁,取与其相伴之意,故名。
定位
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上星)再旁开3寸处。仰靠或仰卧,先定督脉上星穴,再旁开3寸处取穴。
相关论述
1、《千金翼方》“治鼻中臭肉,……灸夹上星两旁相去三寸。”
2、《 针灸经外奇穴治疗决》“伴星,在上星穴左右各三寸处。主治瘜肉。灸百壮。”
3、《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伴星,奇穴。上星穴外开三寸。针二至五分。灸三至七壮。”
解剖
伴星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枕额肌、额骨骨膜。皮肤有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枕额肌的额腹受面神经的颞支支配。
详细主治
偏头痛、眩晕、癫痫、鼻息肉。
详细操作
平刺0.3-0.5寸针感局部肿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配伍
配上星治鼻中息肉。
附注
本穴位于胆经额部的循行路径上,在上星穴左右各3寸,本神穴上0.5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