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流穴

鼻流,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经外奇穴治疗决》。位于鼻孔处鼻中隔与鼻翼间之中点处。皮肤由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分支分布,口轮匝肌与鼻降中隔肌受面神经的颊支支配。主治鼻塞、鼻流浊涕、嗅觉减退、鼻炎、中风、面瘫、三叉神经痛。慢性鼻炎的定性穴。斜刺0.3-0.5寸。
主治
主要配伍
位置
出处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咀嚼肌痉挛等。
功能作用
清热通鼻,祛风活络。
名词释义
流,流动之意。此穴在鼻部,能祛风活络通鼻主治各种鼻疾,故名。
定位
鼻孔处鼻中隔与鼻翼间之中点处。
相关论述
1、《备急千金要方》:“涕出不止,灸鼻两孔与柱齐七壮。”
2、《针灸孔穴及器疗法便览》“鼻流、奇穴。鼻孔中,当禾髎之上方,针对鼻孔之中间。针三至三分。主治鼻炎、鼻流涕液;亦治鼻塞、嗅觉减退、咀嚼肌痉挛、颜面神经麻痹和痉挛。”
解剖
鼻流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口轮匝肌、降鼻中隔肌。皮肤由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分支分布。口轮匝肌与鼻降中隔肌受面神经的颊支支配。
详细主治
鼻塞、鼻流浊涕、嗅觉减退、鼻炎、中风、面瘫、三叉神经痛。
详细操作
斜刺0.3-0.5寸,针感局部酸胀。不灸。
配伍
配鼻穿穴、合谷穴治面神经炎、面肌痉挛、急性鼻炎。
附注
本穴是穴位诊断慢性鼻炎的定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