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附分穴

附分,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在肩胛冈内端边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颈横动脉降支,当第2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2胸神经后支。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等痹证。斜刺0.5-0.8寸。

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等痹证

主要配伍

配风府穴、风池穴、大椎穴、曲池穴等治感冒

位置

位于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功能

舒筋活络,散寒通乳。

名称

附分穴

操作

斜刺0.5-0.8寸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背痛、颈部肌肉痉挛、肺炎、肋间神经痛、副神经麻痹等。

功能作用

舒筋活络,散寒通乳。

名词释义

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定位

位于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附分,在第二椎下。”

2、《类经图翼》:“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各三寸。”

3、《会元针灸学》:“诸阳斜屈而为经,足太阳之气独盛,故能上下循环。附者,附于脊肉相分,肺之上部两旁,连项附内廉,故名附分。”

解剖

在肩胛冈内端边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2、第3肋间动、静脉及颈横动脉降支分布。布有第2、第3胸神经后支。

详细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等痹证。

详细操作

俯卧,于第二胸椎棘突下间,旁开后正中线3寸处取穴。斜刺0.5-0.8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配伍

1、配风府穴、风池穴、大椎穴、曲池穴等治感冒。

2、配风池穴、后溪穴治颈项强痛。

3、配乳根穴、中府穴、肝俞穴、通里穴等治泌乳异常。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