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营穴

正营,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前发际上2.5寸,瞳孔直上。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主治头痛、头晕、目眩、齿痛。平刺0.5-0.8寸。
主治
主要配伍
位置
出处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呕吐、牙痛、视神经萎缩等。
2、现代研究,针刺正营可使正常人肌电升高(P
功能作用
利窍通关,疏风清热。
名词释义
穴在足少阳头部五穴之正中,为足少阳、阳维两脉之气所营结处,故名正营。
定位
位于头部,前发际上2.5寸,瞳孔直上。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 :“上齿龋痛,恶风寒,正营主之。”
2、《针灸甲乙经》 :“在目窗后一寸。”
3、《新针灸学》:“目窗穴之后二寸,承光穴之外侧。”
4、《中国针灸学》:“在颅顶结节之前部。”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
详细主治
1、头痛、头晕、目眩等头目病证。
2、齿痛。
详细操作
正坐仰靠,先取目中线,直上入发际0.5寸的头临泣,于头临泣直上四寸处取穴。平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1、配兑端穴、目窗穴、耳门穴治唇吻强,上齿龋痛。
2、配风池穴、头维穴、上关穴、太阳穴、丝竹空穴等治头痛。
3、配风池穴、百会穴、印堂穴、曲池穴治眩晕。
4、配承灵穴、上星穴、囟会穴、前顶穴、百会穴等治热病。
5、配浮白穴、百会穴、目窗穴等治足痿软不能走动,下肢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