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内翻穴

纠内翻,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别名纠内翻3。位于小腿屈侧,腓肠肌肌腹下交角,向外侧平开1寸,即在膀胱经承山穴向外平开1寸处,左右计2穴。分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稍内方深部是胫神经。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足内翻、下肢瘫痪、小腿痉挛等。直刺0.5-1.5寸。
主治
位置
出处
别名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足内翻、下肢瘫痪、小腿痉挛等。
功能作用
疏通经络,通络止痛。
定位
位于小腿屈侧,腓肠肌肌腹下交角,向外侧平开1寸,即在膀胱经承山穴向外平开1寸处,左右计2穴。
相关论述
《常用新医疗法手册》:“纠内翻,取法:承山穴外1寸。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足内翻。针法:直刺0.5-1.5寸。”
解剖
分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稍内方深部是胫神经。
详细主治
小儿麻痹后遗症、足内翻、下肢瘫痪、小腿痉挛等。
详细操作
直刺0.5-1.5寸。针感为酸麻。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推拿可用点按法、揉法等。
附注
一说本穴由小腿腓侧的两个点组合而成。一穴在小腿近端腓侧,髌骨中线下4寸,胫骨与腓骨之间点外开1.5寸;另一穴在小腿远端腓侧,外踝上缘上4.5寸处,左右计4穴,约当足三里穴外开1.5寸处一穴,悬钟穴上1.5寸一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针0.5-1.5寸,针感至外踝和足背,有酸、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