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鸠尾骨穴

鸠尾骨,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腹部正中线,胸膛窝下0.6寸处,或胸骨剑突尖下缘处,即中庭穴下0.6寸处是穴。主治小儿囟陷、颈漏、少年房多气短、小儿疳瘦、大脑发育不全、痴呆、淋巴结核、落枕、中气不足、四肢无力、血虚头晕、食欲不振、疳积等。针刺0.3-1.5寸。

主治

小儿囟陷、颈漏、少年房多气短、小儿疳瘦、大脑发育不全、痴呆、淋巴结核、落枕、中气不足、四肢无力、血虚头晕、食欲不振、疳积等

位置

腹部正中线,胸膛窝下0.6寸处,或胸骨剑突尖下缘处,即中庭穴下0.6寸处是穴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功能

充髓养脑,益气养血,健脾除疳

名称

鸠尾骨穴

操作

针刺0.3-1.5寸

隶属

经外奇穴

功能作用

充髓养脑,益气养血,健脾除疳

定位

位于腹部正中线,胸膛窝下0.6寸处,或胸骨剑突尖下缘处,即中庭穴下0.6寸处是穴。

相关论述

1、《备急千金要方》:“小儿囟陷,灸脐上下各半寸,及鸠尾骨端,又足太阴各一壮。”

2、《千金翼方》:“灸漏法,颈漏,灸天池百壮,……又灸心鸠尾下宛宛中七十壮。”“少年房多短气,灸鸠尾头五十壮。”

3、《医学纲目》:“小儿疳瘦,于胸下骨尖上,灸三壮。”

详细主治

小儿囟陷、颈漏、少年房多气短、小儿疳瘦、大脑发育不全、痴呆、淋巴结核、落枕、中气不足、四肢无力、血虚头晕、食欲不振、疳积等。

详细操作

针刺0.3-1.5寸,局部有酸沉胀感,深刺后针感可扩散至整个上腹部,留针40分钟。艾炷灸3-7壮。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