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便难

产后大便难,中医病名。是指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艰涩难以排出者,称为“产后大便难”,又称“产后大便不通”“产后便秘”。主要病因病机为血虚津亏,肠燥失润;或脾肺气虚,传导无力,或阳明腑实,肠道阻滞。西医学的产后便秘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体格检查腹软无压痛,或可触及肠型;妇科检查无异常。
治疗
针对产后血虚津亏的特点,血虚者,以养以润;气虚者,以补以行;腑实者,通补兼施。 不宜妄行苦寒通下,徒伤中气。
病因
多因血虚津亏失润,或气虚传导无力所致。
诊断
1、病史
滞产或难产,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或汗出过多,或素体气虚、血虚,大便困难。
2、症状
新产后或产褥期,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艰涩难下,或大便不坚,努责难出。
1、痔疮
产后大便难有滞产或难产,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或汗出过多,或素体气虚、血虚,大便困难史,表现为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艰涩难出。检查示肛门局部无异常,腹部无阳性体征。痔疮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便血,大便疼痛,直肠坠痛,肿物脱出,肛门分泌物,肛门瘙痒;若孕前有痔疮病史,孕后或产后加重。检查示肛门有阳性体征。
2、肠梗阻
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排气与排便停止。检查示腹部膨胀,听诊腹部闻及肠鸣音亢进,呈高调金属音,亦可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见肠型或蠕动波。产后大便难有滞产或难产,产时、产后失血过多病史,表现为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艰涩难出等。
预防
1、饮食有节,清淡营养,多食蔬菜等高纤维食品,忌油腻辛辣之品,以防碍脾生湿。
2、加强产后护理,鼓励产妇今早下床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饮食预防
1、黑芝麻油蜜膏
组成:黑芝麻油200g,蜂蜜400g。
预防
1、饮食有节,清淡营养,多食蔬菜等高纤维食品,忌油腻辛辣之品,以防碍脾生湿。
2、加强产后护理,鼓励产妇今早下床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预防
1、饮食有节,清淡营养,多食蔬菜等高纤维食品,忌油腻辛辣之品,以防碍脾生湿。
2、加强产后护理,鼓励产妇今早下床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