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至阳六之灸穴

至阳六之灸,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腧穴图谱》。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1穴,此穴上下各0.3寸处2穴,一侧3穴,共6穴。浅层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或属支。主治胃病等。针刺0.5-0.8寸。

主治

胃病

主要配伍

配中脘穴、脾俞穴、胃俞穴治浅表性胃炎

位置

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1穴,此穴上下各0.3寸处2穴,一侧3穴,共6穴

出处

《针灸腧穴图谱》

功能

理气和胃止痛

名称

至阳六之灸穴

操作

针刺0.5-0.8寸

隶属

经外奇穴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胸痛、呃逆、食欲减退、胃溃疡、浅表性胃炎等。

功能作用

理气和胃止痛

定位

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1穴,此穴上下各0.3寸处2穴,一侧3穴,共6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或属支。

详细主治

胃病等。

详细操作

针刺0.5-0.8寸,局部酸麻胀感可向前胸、上腹部扩散,留针30分钟。灸3-5壮,或温灸10-20分钟,每日1次,连灸1个月至数月。亦可在该穴埋皮内针,夏天5日换针1次;冬天7-10天换针1次,15天为1疗程,配合中脘及脾、胃俞穴,对各类胃病特别是浅表性胃炎有佳效。

配伍

1、配中脘穴、脾俞穴、胃俞穴治浅表性胃炎。

2、配三才穴、肘椎穴、夹脊穴、左右关穴、左俞穴、痞根穴、提胃穴等治胃下垂。

3、配梅花穴、长谷穴、食仓穴、肘椎穴、左右关穴、脐中四边穴等治急性胃肠炎。

4、配脐中四边穴、梅花穴、肘椎穴、肠风穴、夹脊穴、接骨穴、佗脊穴治细菌性食物中毒。

5、配左右关穴、夹脊穴、肘椎穴、梅花穴、小指节穴、六华穴、八华穴治善食易饥等。

附注

本穴位于督脉至阳穴外侧0.5寸及上下0.3寸处。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