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关穴

食关,经外奇穴名。出自《医经小学》。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正中线旁开1.5寸处(一说位于脐上3寸,正中线旁开1寸),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外侧支和前皮支,深层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肌支。主治脾胃病、胃痛、噎膈反胃、胃炎、胃痉挛、饮食不化、肠炎等。本穴是穴位诊断消化不良的定性穴。直刺0.5-1寸。
主治
位置
出处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痛、急、慢性胃炎、胃痉挛、呕吐、呃逆等。此穴各注射胎盘组织液1ml,隔日1次,对治疗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定位
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正中线旁开1.5寸处(一说位于脐上3寸,正中线旁开1寸),左右计2穴。
相关论述
1、《医经小学》:“漏经穴法:……食仓食关治脾胃,在中脘傍寸半位。”
2、《养生镜》:“食关穴,建里旁各开寸半。”
3、《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食关,奇穴。脐上三寸,外开一寸。针五分。灸三壮。主治饮食不化,噎膈反胃;亦治胃痉挛、肠炎、十二指肠炎。”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第7、8、9胸神经前支的外侧支和前皮支及腹壁浅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7、8、9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详细主治
脾胃病、胃痛、噎膈反胃、胃炎、胃痉挛、饮食不化、肠炎等。
详细操作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留针30分钟。灸3-5壮,或温灸5-15分钟。
附注
本穴是穴位诊断消化不良的定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