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边穴

枢边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后正中线两侧各旁开1寸,与第10、11胸椎棘突之间点平高处,在中枢穴左右各旁开1寸处取穴,左右计2穴。浅层主要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黄疸、胸膜炎、胆囊疾患等。本穴是治疗肋间神经痛的特效穴。直刺0.3-0.5寸。
主治
位置
出处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腹胀、胸胁满通、黄疸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胸膜炎、胃肠炎、呕吐、肝炎后综合征等。
功能作用
消炎利胆,和胃止呕
定位
位于后正中线两侧各旁开1寸,与第10、11胸椎棘突之间点平高处,在中枢穴左右各旁开1寸处取穴,左右计2穴。
相关论述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枢边,奇穴。中枢穴(第十椎下)外开一寸。针三至五分。灸三至七壮。主治黄疸;亦治胸膜炎、胆囊疾患。”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浅层主要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详细主治
黄疸、胸膜炎、胆囊疾患等。
详细操作
直刺0.3-0.5寸,得气时局部有酸麻胀痛感觉,有时可向两肋部扩散,留针30分钟。灸3-7壮。
附注
本穴是治疗肋间神经痛的特效穴,又用于穴位诊断急性黄疸性肝炎定性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