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中医病名。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又称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等。本病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病证之一,以恶心呕吐,头重眩晕,厌食为特点。治疗及时,护理得法,多数患者可迅速康复,预后大多良好。若仅见恶心择食,偶有吐涎等,不作病论。西医学妊娠剧吐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主要病因

胃虚、肝热、痰滞

其它名称

妊娠呕吐、子病、阻病

就诊科室

妇科

常见症状

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

相关中医疾病

妊娠剧吐

英文名称

hyperemesis gravidarum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妇科检查

妊娠子宫。

2、辅助检查

尿妊娠试验阳性,尿酮体阳性。为识别病情轻重,可进一步测定外周血 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酮体和血钾、钠、氯等电解质,必要时做血尿素氮、 肌酐及胆红素测定,记录24小时尿量等。

治疗

治疗原则
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忌用升散之品。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1、胃虚

胃气素虚,孕后经血停闭,血聚冲任养胎,冲脉气盛,夹胃气上逆,胃失和降, 而致恶心呕吐。

2、肝热

平素性躁多怒,郁怒伤肝,肝郁化热,孕后血聚冲任养胎,肝血益虚,肝火愈 旺,加之冲脉气盛,冲气、肝火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遂致恶心呕吐。《女科经纶·恶阻》认 为“妊娠呕吐属肝夹冲脉之火冲上”。

3、痰滞

脾阳素虚,水湿不化,痰饮内停,孕后血聚冲任养胎,冲脉气盛,冲气夹痰饮 上逆,以致恶心呕吐。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有停经史、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孕3个月内。

2、症状

频繁呕吐,厌食,甚至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和黏膜干燥,眼球凹陷,体重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体温升高,黄疸,嗜睡和昏迷。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停经史、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孕3个月内。

2、症状

频繁呕吐,厌食,甚至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和黏膜干燥,眼球凹陷, 体重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体温升高,黄疸,嗜睡和昏迷。

鉴别诊断

1、葡萄胎  

本病恶心呕吐较剧,阴道不规则流血,偶有水泡状胎块排出,子宫大多较停经月份大,质软,血HCG水平显著升高,B超显示宫腔内呈落雪状图像,而无妊娠囊及胎心搏动。

2、妊娠合并急性胃肠炎  

本病多有饮食不洁史,除恶心呕吐外,常伴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大便检查可见白细胞及脓细胞。

3、孕痈  

即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表现为脐周或中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24小时内腹痛转移到右下腹;查体右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增多。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