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胎、小产

堕胎、小产,中医病名。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为“堕胎”;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为“小产”,亦称“半产”。也有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殒堕者,称为“暗产”。堕胎、小产多由胎漏、胎动不安发展而来,也可直接发生堕胎、小产者,均以自然殒堕、势有难留为特点,更由于两者病因、治则、转归、预后等基本相同,故一并论述。西医学的早期流产、晚期流产,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堕胎、小产为自发性流产,人工流产则不在本节讨论范围。
主要病因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1、妇科检查
阴道流血量多,宫口已开大,或见胚胎组织堵塞于宫口,此外尚可见羊水流出,或胎膜囊膨出于宫口。堕胎、小产病情不同,其妇检结果各异。
2、辅助检查
(1)尿妊娠试验呈阳性或阴性。
(2)大量失血后,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3)B超可见宫内妊娠囊下脱,或未见妊娠囊,或蜕膜残留,可明确诊断。
治疗
堕胎、小产的治疗原则以下胎益母为主。临证中一经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速去其胎。 或行吸宫术或钳刮术;或于严密观察中辨证用药下胎;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因
气血虚弱、肾虚、血热、外伤等。
诊断
1、病史
有早期妊娠史;或曾有胎漏、胎动不安病史;或有妊娠期热病史、外伤史等。
2、症状
妊娠28周内,或先出现阴道流血,继而小腹疼痛,或先小腹疼痛,继而阴道流血,且出血量及腹痛逐渐加重;或有羊水溢出,胎儿自然陨堕者。发生在妊娠12周内,诊为堕胎;发生在妊娠12〜28周内,诊为小产。
堕胎、小产应与胎动不安、胎漏、异位妊娠等相鉴别。除此之外,本病还应与内、外科疾 病所致的出血、腹痛相鉴别。
预防
1、堕胎、产后充分休息是身体恢复的重要条件。
2、堕胎、小产后的妇女容易心情沮丧,更需要家人、朋友的关心照顾。
3、产妇应尽量让自己吃好、睡好、少劳动、减少肚子用力的动作(如搬东西、提重物),避免剧烈的运动。起居有常,不要过于劳累。
4、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5、堕胎、小产后1个月内最好暂停性行为,堕胎、小产后3个月内应避免怀孕,让子宫有足够的时间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