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虫鼓

虫鼓,中医病名。是指虫毒结于胃肠所引起的鼓胀,临床以腹部胀大,时或作痛,面有红点或红纹,如虫蚀之象为特征。又名虫胀。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晚期血吸虫病。

主要病因

虫毒结于胃肠

其它名称

虫胀、虫积胀、水蛊

就诊科室

肝病科

常见症状

腹部胀大,时或作痛,面有红点或红纹,如虫蚀之象

相关中医疾病

血吸虫病

检查

实验室检查
鼓胀为腹内积水,可用超声波探测腹水了解腹水量。腹腔穿刺液检查有助于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粪检可见虫卵或孵化有毛蚴,皮内试验、环卵沉淀反应、血清学检查等可作为血吸虫感染依据。肝功能、B 超、CT、MRI、腹腔镜、肝脏穿刺等检查有助于腹水原因的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标实为主者,当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本病总属本虚标实错杂,故治当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泻实不忘虚。

病因

基本病因
多因血吸虫感染,虫毒阻塞经隧,脉道不通,久延失治,肝脾两伤,形成癥积;气滞络瘀,清浊相混,水液停聚,乃成鼓胀。

诊断

诊断原则

1、初起脘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2.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本病常有虫毒感染病史。

诊断依据

1、初起脘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2.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本病常有虫毒感染病史。

预防

预防措施

1、宜进清淡、富有营养而且易于消化之食物。生冷寒凉不洁食物,辛辣油腻食物,故应禁止食用。食盐有凝涩水湿之弊,一般鼓胀患者宜进低盐饮食;下肢肿甚,小便量少时,则应忌盐。

2、加强护理,注意冷暖,防止正虚邪袭。如感受外邪,应及时治疗。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