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心凝神

气功术语,见《永乐大典·神》:“修炼之士,惜精保气,栖心凝神,立基温养。”心主神,心安则神聚。指练功中平心安神,以使之意念入静的一个法则。
出处
名称
概念
类别
参考文献
1、主编:李剑,曾召.《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2、主编:李德新.《实用中医基础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2月
3、主编:吕明.《中医气功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8月
2、主编:李德新.《实用中医基础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2月
3、主编:吕明.《中医气功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8月
应用领域
调心的方法之一为意守法,守是守住,是指在气功修炼中,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放在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穴位。摄心归一,专注一处,就有助于排除杂念,聚精会神,即以一念代万念,达到入静。通过意守锻炼,使意气结合,以调动人体内气,促使内气的聚集与运行,进而调整脏腑的功能,强身治病。
在实际应用中,意守的部位和穴位很多,运用得当都能收到较好效果。意守下丹田是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还有意守命门,百会、足三里及涌泉等穴位。
在实际应用中,意守的部位和穴位很多,运用得当都能收到较好效果。意守下丹田是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还有意守命门,百会、足三里及涌泉等穴位。
解读
《说文解字》中有,栖,同栖,为鸟在巢,即栖息之意。心藏神,亦称心主神明。中医学的神,是人体生命运动的总称,是指主宰人体的精神、思想及一切生命活动而言。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气血和,营卫通,五脏成,则神随着生成而舍藏于心。气功功法的基本操作,包括调息、调身与调心。所谓调心就是调定心意,也就是意念的锻炼。它是指在练功中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上来,以及某些选定的部位,或者集中在某一事物,不断地去排除杂念,使能安静地按要求去进行练功,从而去体会身体各方面的情况;并有意识地加以调整,使之更有利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冀更好地收到练功的效果。入静,是练功者在气功锻炼过程中,在意念集中和神志清醒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安静、轻松舒适的一种练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