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

太乙为穴位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上腹部,可用于治疗胃肠病证、神志疾患。
出处
名称
应用学科
概念
类别
参考文献
[1]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3.
解读
太乙出自《针灸甲乙经》。太,作通解。乙,意指鱼肠。穴在脐腹,内容小肠屈曲似乙形。本穴内应小肠,且主治肠疾,故名太乙。
太乙为穴位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上腹部,可用于治疗胃肠病证、神志疾患。
出处
名称
应用学科
概念
类别
[1]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3.
太乙出自《针灸甲乙经》。太,作通解。乙,意指鱼肠。穴在脐腹,内容小肠屈曲似乙形。本穴内应小肠,且主治肠疾,故名太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