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五脏合体
- 术语
五脏合体即五脏合五体之意,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五脏与五体在生理和病理上内外相关联,五脏病变既可以反映在五体上,同时在对五体进行某些治疗也可以对相应脏腑起到作用。
手少阴心经
- 术语
手少阴心经为十二经脉之一,同时也是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太阴脾经于心中,下接手太阳小肠经于小指。经脉分布于腋下、上肢内侧后缘、掌中及手小指桡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极泉,末穴是少冲,左右各9穴。
气至病所
- 术语
针灸学术语,这里所谓的气指经气而言,即针下的得气感应。气至病所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使这种针刺感应向着病所方向扩延和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它是行气的主要目的,是得气的最高表现,可以使针下之气到达病变部位,从而调整阴阳之平衡,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三线放松法
- 术语
气功功法名。是放松功的基本功法。把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有步骤地由上而下进行放松。结合默念放松,使身体各部调整得舒适放松。
气痛
- 术语
气痛为病证名。指气滞三焦所致的疼痛。出《灵枢·五色》。《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气痛,三焦内外俱有病也。人身之气,周流不息,本无停止,多因七情六气,饮食劳役所郁,以致凝滞上焦,则为心胸痞痛,宜枳橘汤、清膈苍莎丸;凝滞中焦,则为腹胁刺痛,宜木香破气散、撞气阿魏丸;凝滞下焦,则为疝瘕、腰痛,宜四磨汤、木香槟榔丸;凝滞于内,则为癖积疼痛,宜化积丸、三棱散;凝滞于外,则为遍身刺痛,或浮肿,或胀,宜流气饮子、木香流气饮。”
雄性激素
- 术语
雄性激素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分泌的一类类固醇激素。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和双氢睾酮等,具有刺激雄性器官发育、精子发生及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气机
- 术语
气机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升降出入,若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则可出现气逆、气郁、气滞、气陷、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
五邪脉
- 术语
五邪脉是五脏受邪所见的脉象。指出现了与当时季节相反,即五行属性相克的季节的脉象,古文记载此为死不治之脉。
气归精
- 术语
气归精是《内经》中论述气与精的关系,其中此处的“气”主要指食物之气,“精”主要指后天之精,人体内水谷之气经过脾胃的运化,可转化为后天之精充养人体。
斑疹
- 术语
斑疹是指发于皮肤的病症,两者虽常常并称,但实质有别。斑是指皮肤出现的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疹则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