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急救点穴
- 穴位
急救点,手针穴位名。位于手掌面,中指尖距指甲缘0.2寸处,即中冲穴。主治昏迷、冠心病、低血压、中暑等。按手穴常规针法操作。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新伏兔穴
- 穴位
新伏兔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大腿伸侧,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连线上,髌底上6寸,外开0.5寸处,即胃经伏兔穴外开0.5寸,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麻痹、瘫痪、膝痛等。直刺2-3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偏头点穴
- 穴位
偏头点,手针穴位名。别名偏头痛点。位于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缘赤白肉际处。主治偏头痛、耳痛、胸胁痛、肝脾区痛、胆绞痛、肋间神经痛、腰腿痛等。按手穴常规针法操作。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肩俞穴
- 穴位
肩俞,经外奇穴名。出自《腧穴学概论》。位于肩部,肩峰关节与肩胛喙突内侧凹陷连线中点处,在肩髃穴与云门穴中间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半身不遂、上肢麻木疼痛、肩关节周围炎、肘关节炎、胸痛、上肢不能抬举等。直刺或斜刺0.3-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血海穴
- 穴位
上血海穴,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位于大腿下部前内侧、髌骨内上缘上5寸处,即脾经血海穴上3寸,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抬腿无力等。直刺1-3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曲泉穴
- 穴位
上曲泉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又名红线。位于大腿内侧,腘横纹内侧端上3寸,股骨后缘,左右计2穴。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直刺3-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股里穴
- 穴位
股里,经外奇穴名。位于口角外方约0.5寸处,当上下唇吻合处,当胃经地仓穴外0.1寸处,左右计2穴。为腹股沟疝修补术,股骨颈三刃钉内固定术的针麻穴。斜刺0.1-0.2寸,针感局部胀、麻,再通电。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虎金寸穴
- 穴位
虎金寸,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手背拇指掌指关节之中点,即在拇指本节指背前横纹中,左右计2穴。主治扭伤、风湿性关节炎等。针0.1-0.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环门穴
- 穴位
环门,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西医药》。别名提肛。位于肛门中央两侧的赤白肉际分界处,相当于3点9点的部位,左右计2穴。主治脱肛等。斜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肱桡肌运动点穴
- 穴位
肱桡肌运动点,经外奇穴名。出自《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内侧桡侧线,肘横纹下3横指1穴,肘横纹下5横指1穴,每侧2穴,左右计4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