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中虚脏寒证
- 症状
中虚脏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致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而不能温养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常见于腹痛。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热入气分证
- 症状
热入气分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温热病邪由卫入气,邪正斗争激烈,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是外感温热病的中期,属里热实证。本证可见于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温疫等温病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气阴两虚证
- 症状
气阴两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元气不足,阴津亏损,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散见于外感温热病中的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及内伤杂病的胃脘痛、肺痨、心悸、劳淋等病变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余热未清证
- 症状
余热未清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邪热未能彻底清除,以低热不退,或夜热早凉,心烦口渴,便结尿黄,体瘦疲乏,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本证见于暑湿恢复期。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证
- 症状
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证,中医病症名。是指肾虚,不能上温脾阳,脾失温煦,运化失司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火毒证
- 症状
火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火热壅盛成毒,以肌肤等处生疮疖疗痈,红肿灼痛,化脓溃烂,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毒蛇咬伤病。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气不摄血证
- 症状
气不摄血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以便血、肌衄、齿衄,妇女崩漏、月经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本证气虚在先、为因,出血在后、为果,但其证候表现则不一定。本病证见于便血、吐血、鼻衄等出血证。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余热未尽证
- 症状
余热未尽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邪热未能尽除,临床表现为低热,心烦口渴,便结尿黄,体瘦疲乏,舌红少津,脉细数。常见于暑温等疾病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肥胖
- 症状
肥胖(obesity)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呈现的一种状态。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尿频、尿急、尿痛
- 症状
尿频(frequent micturition)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尿急(urgent micturition)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尿痛(odynuria)是指患者排尿时感觉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尿频、尿急和尿痛合称为膀胱刺激征。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