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机关穴
- 穴位
机关,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下颌角与下颌支交界处,下颌结节上方凹陷处,耳垂下0.8寸微前方,即颊车穴上0.2寸处取之,左右计2穴。布有耳大神经的分支,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分支。主治牙痛、面瘫、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中风、咀嚼肌痉挛、口噤不开、偏头痛等。针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关寸穴
- 穴位
关寸,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腹下部,脐下4.5寸处为一穴,脐下3.5寸左、右旁开各1寸两穴,共3穴。上两穴分布有第12肋间神经和髂腹下神经,下一穴分布有髂腹下神经。主治阳强、阳痿、遗精、早泄、射精不能症、不孕症、不育症、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感染、腹膜炎、肠粘连、睾丸炎、精索炎、肠炎、痢疾等。直刺0.5-1寸;可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五处穴
- 穴位
五处,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巨处。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主治头痛、目眩、癫痫。平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地合穴
- 穴位
地合,经外奇穴名。出自《刺疔捷法》。位于下颌部,下颌骨正中向前突起之高点处。布有下颌神经的颏神经,颏肌(颏提肌)受面神经下颌缘支支配。主治头面疔疮、牙痛等。直刺0.1-0.3寸,或向上斜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气户穴
- 穴位
气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在锁骨下方,胸大肌起始部,深层上方为锁骨下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外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为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分支分布处。主治咳嗽、气喘、呃逆、胸痛、胸胁支满。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喘息穴
- 穴位
喘息,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决》。别名定喘、治喘。位于第七颈椎棘突旁开0.5-1寸间,压痛明显处。一说位于当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大椎穴旁开1寸处,深层有颈横、颈深动静脉分支;并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第一胸神经肌支分布。主治支气管炎、哮喘、呼吸困难、喘息、荨麻疹、颈椎病、颈项强直、肩背痛、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向脊柱方向斜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外踝上穴
- 穴位
外踝上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小腿远端腓侧,外踝高点直上2.5寸处,左右计2穴。布有腓肠神经及腓肠外侧皮神经,血管有胫前动脉。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神经痛、脚气、手足藓、偏瘫、踝关节扭伤。针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龙骨穴
- 穴位
龙骨,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阴阜耻骨联合上缘凹陷中向下1寸处是穴,即在任脉曲骨穴下1寸阴毛中,计1穴。浅层主要布有髂腹下神经前皮支,深层主要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主治黄疸、妇人久不孕、月经闭止、膀胱炎、淋病、尿闭等。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肿瘘
- 穴位
肿瘘,组合穴名。本穴组由渊液、章门、支沟三穴组合而成。渊液位于腋中线上,第四肋间隙。章门位于第十一肋端。支沟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结核生于腋下,累累如贯珠之状,排列状如马刀者。先取渊液,顺肋间方向斜刺0.5-1.0寸。后刺章门,斜刺0.5-0.8寸,支沟直刺1.0-1.5寸。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行针2-3次,均留针30分钟。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痫三针
- 穴位
痫三针,组合穴名。由内关、申脉、照海三穴组合而成。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申脉位于外踝下缘凹陷中。照海位于内踝下缘凹陷中。主治癫痫、足内外翻。申脉、照海直刺0.5-0.8寸。内关直刺0.5-1寸。得气为度。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