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热蕴大肠证
- 症状
热蕴大肠证,中医病证名。指里热炽盛,腑气不通,以发热、大便秘结、腹满硬痛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常见于春温等疾病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热在心营,下移小肠证
- 症状
热在心营,下移小肠证,中医病证名。本证由心火炽盛,灼伤津液,下移小肠,以致尿少色赤而排尿灼热涩痛为特征的证候。常见于伏暑等疾病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热重湿轻证
- 症状
热重湿轻证,中医病证名。为阳明气分热炽,兼太阴脾湿而出现的证候。常见于黄疸等疾病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肺肾气虚证
- 症状
肺肾气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以呼多吸少,咳嗽无力,动则尤甚,吐痰清稀,声低自汗,或尿随咳出,舌淡紫,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喘证、哮证疾病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太阴病证
- 症状
太阴病证,中医病证名。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太阴病为三因病之轻浅阶段,其病变特点为虚寒证。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肺卫不固证
- 症状
肺卫不固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肺气虚弱,卫表不固,以恶风自汗,时常感冒,气短乏力,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本病证见于感冒、汗证。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热灼营阴证
- 症状
热灼营阴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温邪侵入营分,以致营热炽盛,营阴受灼,心神被扰而出现的证候。本证见于温病邪在营分阶段,常见于春温、暑温、伏暑等各种疾病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痰火内扰证
- 症状
痰火内扰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产伤外伤瘀滞,或后天护养不当,或情志失调,致痰火内盛,扰动心神的一类病证。常见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疾病中。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热灼真阴证
- 症状
热灼真阴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温邪热邪,侵入下焦,劫灼肝肾之阴所致,以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心中动悸,神倦耳聋,脉虚大或结代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风温、春温、暑温等温病的后期。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肺胃阴伤证
- 症状
肺胃阴伤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温病气分后期,为邪热已退,而肺胃津伤未复的证候,病情属虚,病位在肺胃。以干咳,口干舌燥而渴,舌光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的症候。多见于风温、春温、暑温、秋燥、温毒等病末期阶段。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类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恢复期中可见本证。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治疗 -
症状 -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