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耳背沟耳穴
- 穴位
耳背沟耳穴,耳穴名。别名降压沟、Y形沟。位于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即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主干在耳背面呈“丫”字形凹沟部,上1/3至中1/3段为降压点,下1/3为升压点,左右计2穴。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症、头痛、眼花、顽固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牛皮癣等。为治疗高血压的特效穴。可用针法、耳穴压疗法、耳穴注射法等。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筋缩穴
- 穴位
筋缩,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筋束。属督脉。位于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在腰背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九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主治癫狂痫、抽搐、脊强、四肢不收、筋挛拘急、胃痛、黄疸。向上斜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肩内髃穴
- 穴位
肩内髃,经外奇穴名。出自《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胸部外侧的上方,在肩胛骨缘突内侧的凹陷处微下约1.6寸,当肺经中府穴外侧0.5寸处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肩臂疼痛不能转侧、肩关节周围炎、上肢麻痹、臂丛神经痛、手指麻木等。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牙痛奇耳穴
- 穴位
牙痛奇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壳外侧面,耳甲腔内、屏间切迹底部与耳屏内面之间,即在内分泌、三焦、内鼻3穴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点,在此三角形内寻找敏感点。主治牙痛等。按耳穴常规针法操作。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乳腺耳穴
- 穴位
乳腺耳穴,耳穴名。又名胸椎。位于对耳轮中部,在胸穴的外下方,胸与腰椎同水平的连线中点为内侧乳腺,胸椎与肋胁同水平连线中点为外侧乳腺,1耳2穴;一说乳腺在胸椎穴上方的两侧,与胸椎穴呈等边三角形;另说乳腺在对耳轮的中点。主治急性乳腺炎、乳房胀痛、经前乳腺疼痛、缺乳、乳房肿块、乳腺导管增生、乳腺小叶增生、乳腺肿瘤、男性乳腺增殖症、胸前疼痛等。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耳背心耳穴
- 穴位
耳背心耳穴,耳穴名。又名心穴1。位于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虚穴与上腹穴连线的中间处,耳壳内侧面耳甲隆起上部中点斜外下方,与耳前神门穴相对应,左右计2穴。主治心悸、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癔病、疮疡、疖肿、高血压、头痛等。可用针法,耳穴压疗法,耳穴注射疗法,耳穴放血疗法等。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消泺穴
- 穴位
消泺,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在肱三头肌肌腹之间,有中副动、静脉末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主治头痛、齿痛、项背痛。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陵下穴
- 穴位
陵下,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缘下凹陷直下2寸,即胆经阳陵泉穴直下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聋哑、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腿痛、下肢瘫痪及麻痹、肩周炎等。直刺1-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屏尖耳穴
- 穴位
屏尖耳穴,耳穴名。别名珠顶、渴点、上屏尖。位于耳屏游离缘上部隆起的尖端,在支气管穴至外鼻穴连线的中间处,即耳屏1区后缘处。主治发热、牙痛、斜视等。针0.1-0.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下巨虚穴
- 穴位
下巨虚,经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下林、下廉、足下廉、巨虚下廉、巨虚。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胫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浅神经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主治腹泻、痢疾、小腹痛、下肢痿痹、乳痈。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