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疟区耳穴
- 穴位
疟区耳穴,耳穴名。位于耳甲腔内,在肺与贲门穴连线之中点向外延伸约0.4厘米的一个区域。主治疟疾等。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小肠点穴(手针)
- 穴位
小肠点,手针穴位名。别名四缝1、便秘点。位于手指掌面,食指第1、2节指骨间指腹横纹中点处。主治小肠病、心病等。按手针常规针法操作。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肝肿大区耳穴
- 穴位
肝肿大区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壳外侧面,耳甲腔内,耳轮脚消失处靠对耳轮处的上下一小区,分左右两区:一为左肝肿大区,位于松肌穴的上方、下垂点穴的外侧、宽2毫米,长5毫米。二为右肝肿大区,位于松肌穴与脾之间,宽2毫米,长5毫米。主治肝炎、肝肿大、食欲不振等。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由上向下斜刺0.5-0.8寸,可采用耳穴探测器在穴位处测敏感点。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扁桃体耳穴
- 穴位
扁桃体耳穴,耳穴名。别名扁桃体4。在耳垂正面,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水平线,再在第二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由前向后,由上向下把耳垂分为一至九区,扁桃体4为第八区。主治扁桃体炎、咽炎。针法、耳穴压疗法、耳穴放血疗法。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魂门穴
- 穴位
魂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9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8、9胸神经后支。主治胸胁痛、背痛、呕吐、腹泻。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肩外俞穴
- 穴位
肩外俞,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等肩背、颈项痹证。向外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肓门穴
- 穴位
肓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2腰神经后支。主治腹痛、胃痛、便秘、痞块、乳疾。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关门穴
- 穴位
关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8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8、9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横结肠。主治腹胀、腹痛、肠鸣、腹泻。直刺0.8-1.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商曲穴
- 穴位
商曲,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高曲、商谷。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主治胃痛、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腹中积聚。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库房穴
- 穴位
库房,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及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咳吐脓血等。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深刺。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