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下侠白穴
- 穴位
下侠白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陕西新医药》。别名侠下。位于上臂屈侧桡侧线,平齐腋前皱襞下6寸,即肺经侠白穴下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白癜风。针0.5-1寸,针感麻、酸至肘。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牙咬穴
- 穴位
牙咬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杂志》。位于面部,颧骨后下缘凹陷与下颌角联线之中点,即颧髎穴与颊车穴之间取之,左右共2穴。主治面部疖肿、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眉燕疔。针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下昆仑穴
- 穴位
下昆仑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别名内昆仑。位于足外踝高点下1寸,在跟腱前缘的凹陷中,昆仑穴下1寸处取之,左右共2穴。主治头痛、股四头肌痛、腰腿痛、半身不遂、睾丸炎、踝关节痛、足跟痛。向上或向下斜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新环跳穴
- 穴位
新环跳穴,经外奇穴名。出自《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尾骨尖旁开3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急性风湿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直刺3-4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小清明穴
- 穴位
小清明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红医针疗法》。位于外眼角,即眼外眦处,左右计2穴。主治内斜视、近视。沿眶壁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岩池穴
- 穴位
岩池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颞部,颞骨乳突高点水平线与发际相交处,左右计2穴。主治青光眼、眩晕、高血压等。是穴位诊断青光眼的定性穴。针稍偏向后,再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外龙舌穴
- 穴位
外龙舌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杂志》(第一卷)。位于上臂伸侧正中线上,腋后皱襞下0.5寸处,左右共计2穴。主治面部疖肿、痤疮、面岩疔、鼻环疔、颧骨疔。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大轮穴
- 穴位
大轮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位于膝头内上侧,即股骨内上髁上缘处,平腘窝横纹水平线上1寸,脾经血海穴下1寸处。主治妇人月里风、膝关节痛。针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头冲穴
- 穴位
头冲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上臂屈侧桡侧线,与腋前皱襞平纹向下3寸,肱三头肌外侧沟处取之,左右共2穴。主治甲状腺肿大、瘿瘤、上肢痛、肩部疼痛。直刺0.5-1.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手掌后白肉际穴
- 穴位
手掌后白肉际,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手掌后腕横纹中点白肉际处,与经穴大陵同位,另说位于腕远侧横纹中点稍前处,大陵穴直下方,左右计2穴。主治霍乱转筋等。直刺0.1-0.3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