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里期门穴
- 穴位
里期门,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真髓》。位于胸部,胸膛窝下2寸,左右旁开3.5寸,在期门穴内侧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两胁疼痛、胆石症、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胸痛等。斜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小儿食痫穴
- 穴位
小儿食痫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太平圣惠方》。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7.5寸处。主治癫痫。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无名奇穴
- 穴位
无名奇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别名二椎下、心舒1、无名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第2、3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癫狂、头痛、腰脊强痛、虚劳百损、咳逆、骨蒸潮热、寒热往来。斜刺,从背侧针尖略向上刺入3-4分。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当容穴
- 穴位
当容,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头颞部,即眼外眦近后,太阳穴微下方取之,左右共2穴。主治偏头痛、结膜炎、近视、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目赤肿痛、泪腺炎、三叉神经痛、牙痛。直刺0.2-0.3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头风穴
- 穴位
头风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神应经》。位于大腿外侧,直立垂手贴股,当拇、食指之间趾蹼缘中点下际处。主治头风眩晕。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六筋穴
- 穴位
六筋穴,推拿穴位名。出自陈氏《小儿推拿经》。六筋是六个推拿特定穴位的合成,位于腕部掌侧,自桡侧起至尺侧,依次分别为赤筋(浮筋)、青筋(阳筋)、总筋、赤淡黄筋(心筋、淡黄筋)、白筋(阴筋)和黑筋(肾筋)。主治发热、神昏、便闭等。一般用掐法等。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升压点穴
- 穴位
升压点,手针穴位名。别名池泉。位于手背,腕横纹中点,左右手各1穴。主治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压下降、休克、眩晕等。直刺0.3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大门穴
- 穴位
大门,经外奇穴名。出自《千金翼方》。位于头顶正中线,即枕大粗隆高点上1寸,在强间穴后0.5寸,脑户穴前1寸或后发际直上3.5寸处取之,与两耳上缘齐平的高度。主治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头痛、背痛、脱发、囊炎等。沿皮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三焦点穴
- 穴位
三焦点,手针穴位名。别名小儿消化不良点、四缝2。位于中指第1、2指骨之指间关节横纹中点。主治三焦经病、阑尾炎、消化性溃疡、荨麻疹、腹胀、发热、幽门痉挛、贲门痉挛等。针0.1-0.3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命门点穴
- 穴位
命门点,手针穴位名。别名夜尿点2号、肾穴4。位于手掌面小指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阳痿、遗精、腰腿痛、睾丸炎、附件炎、夜尿症等。针0.1-0.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