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热府穴
- 穴位
热府,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各1.5寸,与第2、3胸椎棘突之间点平高,左右计2穴。主治马黄黄疸等。直刺0.1-0.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股内收穴
- 穴位
股内收,经外奇穴名。位于大腿前内侧近端,耻骨结节稍下方,内收大肌内侧缘,顶点稍下方处是穴,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股淋巴结肿大、疝痛等。直刺0.5-1.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肾区
- 穴位
肾区,经外奇穴名。出自《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2、3趾根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前1/4是穴,左右计2穴。主治疝痛、睾丸炎、遗精、高血压、高热昏迷、小儿惊风、中风不语、咳嗽、胁痛、小便癃闭、牙痛、骨槽风、头痛、目赤肿痛等。为足针麻醉穴。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溪穴
- 穴位
上溪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别名治瘫7、拥政。位于小腿远端胫侧,与内踝上缘相平,跟腱前缘,即肾经太溪穴上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足外翻等。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肢点穴
- 穴位
上肢点,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苏中医》。别名上肢。位于鼻翼外侧之鼻底处,与鼻尖端上缘相平,即在腰脊(项背点)之下方,与脾齐平,左右计2穴。主治上肢关节痛等。为尺桡骨取钢板术,断肢再植术,腋狐臭切除术的针麻穴。针0.1-0.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闪电穴
- 穴位
闪电,经外奇穴名。出自《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尾骨尖旁开6寸,左右计2穴。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3-4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后溪穴
- 穴位
上后溪,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手背尺侧缘,第5掌骨小头后方掌横纹头(后溪穴),与手尺侧第5掌骨基底钩骨之间凹陷(腕骨穴)连线的中点,半握拳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聋哑、手指麻木等。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阳枢穴
- 穴位
阳枢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现代《中医杂志》。位于背部正中线,第6胸椎棘突之高点,神道与灵台穴之间取穴。主治肝炎、胆囊炎、背痛、心律不齐、胸痛。为穴位诊断传染性肝炎用穴。针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前发际穴
- 穴位
前发际,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国针灸学》。位于头部,当前发际之中点处,即在督脉循行路径上,在神庭穴下0.5寸处取之,计1穴。主治小儿风痫、头痛、头晕、目眩、急、慢性鼻炎、面肌痉挛等。平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气海募穴
- 穴位
气海募,经外奇穴名。出自《红医针疗法》。位于腰部,第3、4腰椎棘突之间点,左右旁开各1寸,左右计2穴。主治附件炎、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遗精、阳痿、疝、腰痛、下腹胀痛、脊髓炎、肥大性脊柱炎等。斜刺1.5-2.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